【原標題】勇立潮頭風帆勁 向穩圖強擘華章——黨的十九大以來金秀瑤族自治縣亮點工作掃描

茶農在大樟鄉三古村茶園採摘茶葉。 (金秀縣委宣傳部供圖)
蒼翠山林青翠蔥鬱,項目推進有條不紊,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金秋時節,一幅踔厲奮發的發展畫卷,在金秀大瑤山鋪陳舒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金秀瑤族自治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內增實力、外塑品牌,經濟社會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大瑤山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該縣地區生産總值從2017年的31.27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53億元,年均增長11.1%,追趕超越步伐明顯加快。
綠色發展風帆正勁
生態旅游勢頭迅猛
藍天綠水間,清澈碧水穿城而過,岸綠景美,水清河暢……黨的十九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金秀新的趕考路上一道必答題,大瑤山用實際行動書寫生態環境保護答卷,用卓越成效印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一方面,嚴格審核使用林地面積、控制林木採伐量,全面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作,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另一方面,積極推行“林長制”,建立縣、鄉(鎮)、村、屯四級“林長制”體系,組建管護隊伍等。目前,縣域森林覆蓋率達87.91%,位居全區第一,生態護林員隊伍增到近1500人次。
——以綠色發展推進生態建設。咬定青山不放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100%,全區排名第一;縣內2個地表水水質斷面監測達標率和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榮獲“自治區級生態縣”稱號。同時,金秀六巷鄉大嶺村、羅香鄉羅運村、長垌鄉平道村和平孟村獲評首批“國家森林鄉村”。金秀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空氣更新了。
——生態旅游品牌顯著打響。厚植於優越的生態資源,金秀成功創建聖堂山、銀杉森林公園等6個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範區”,並獲“全國森林旅游示範縣”等國字號榮譽,越來越多的生態名片花落大瑤山,金秀知名度不斷提升。炎炎夏日,慕名而來的游客在大瑤山體驗一場親山親水的生態旅居,可謂愜意快哉。2021年,金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16.11萬人次,旅游總消費58.06億元。
項目建設乘風破浪
工業發展向穩圖強
黨的十九大以來,金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加快推進企業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瑤山大地到處是項目建設的火熱戰場,有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增産增效,大力推進特色工業發展。累計投入23947.7萬元資金,推進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發揮工業振興特派員作用,選派特派員駐企服務,當好“四員”,抓好“三張清單”,切實為企業紓難解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限上企業以及“四上”企業超30家,創歷史新高,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敞開懷抱,項目建設碩果纍纍。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億元。大瑤山竹木精品精深加工産業園、環保樹脂粉末塗料新型材料等十余個工業項目建設風生水起,瑤醫藥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入駐18家企業、12家投産。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狠抓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升級,篤定實幹、接續奮鬥,縣特色林産品輕工園被授予“廣西輕工園(特色林産品生産)”稱號,廣西金秀松源林産有限公司獲評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並與廣西金秀匯萃本草瑤藥産業有限公司一同獲評廣西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
承關懷而奮起,抓機遇而圖強。一個個項目動工投産,不斷發展壯大,展現了金秀做大做強特色工業的信心和決心。
擘畫民生發展圖景
建設美麗幸福瑤山
民生所向,政之所行。黨的十九大以來,金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解決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民生問題,民生福祉顯著提高。
——民生領域投資逐年遞增,多措並舉開發就業崗位。依託粵桂協作多渠道組織勞務輸轉,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6%以內。同時,深挖人力資源潛力,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開辦系列“勞務協作”技能培訓班,促進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大勞動力就業和企業用工服務,切實做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紮實推進平安金秀建設,深入開展“亮劍·2021六打”系列專項打擊行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兩搶一盜”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巧用瑤族“石牌律”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獲評2019-202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縣和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文明建設齊頭並進。金秀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金秀瑤族自治縣民族小學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如今,總投資6.1億元的金秀瑤族自治縣民族高中和桐木鎮實驗中學已投入使用,嶄新寬敞的教學綜合樓、圖書館和標準運動場有效解決初高中學生入學難題,進一步優化教學資源,促進金秀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
一件件民生實事深入人心,一個個民生項目落地生根,一項項惠民舉措接連&&,讓金秀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一幅色彩斑斕、可圈可點的民生畫卷已然展開……(廖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