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玉門 “智慧農業”增産增收
近日,玉門市柳湖鎮岷州村戈壁農業扶貧産業園區,一座座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溫濕度傳感器、全自動噴灌機等設備如同衛士一樣守護着一株株果蔬苗。家住玉門市柳湖鎮富民村的90後小夥石勤紅正通過操作手機軟體,給農作物澆水、施肥。
玉門市與酒泉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柳湖鎮聯合開展溫室無土栽培暨輕簡自控技術推廣示範,石勤紅主動承包了兩座大棚,進行蜜瓜種植實驗示範。
據介紹,輕簡自控技術是由浙江大學和中國工程學院共同研發的一項國內先進種植技術,主要採用鋁箔槽有機基質栽培技術,應用定時開關、水量控制儀、恒壓變頻水泵、比例式施肥器、滴管設施等設備的水肥一體化自控系統,以達到精準水肥供應、節省基質、肥料的效果。農戶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掌握棚內溫度、濕度、水肥灌溉等生産實況,有效節約勞動成本,有效提高了蔬菜瓜果品質,促進了戈壁農業園區新品種、新技術的普及應用。
而柳湖鎮興旺村的王有科也承包了大棚種植西瓜。因為大棚管理智能化,所以種出的西瓜好吃又好賣。“我們這個大棚裏的西瓜比市場上常見的普通西瓜更香甜,這些西瓜主要銷往酒泉、玉門、瓜州、阿克塞等周邊縣市。最貴的時候,一公斤能賣到12塊錢。”王有科説,一個棚能收益1.8萬多元。
玉門市農林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李世剛説:“經過3個月的技術生産試驗,節水效果明顯。目前,1.5畝溫室用水量近160立方米,産品的質量安全也得到了保障,真正實現了綠色生産。”
玉門市堅持以實現數字農業為目標,着力搭建集信息對稱、技術培訓、物聯網絡、電商服務、産品追溯於一體的農業信息化平台,探索出了一條農業信息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子。目前,全年累計引進示範新品種158個,重點開展新技術試驗項目18個,示範項目35個,主推配方施肥及水肥一體化配套技術、連棟拱棚瓜菜標準化種植技術、瓜菜壟作基質穴栽技術等15項關鍵技術。
通訊員 謝歡 盧建飛 魏丹丹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高慧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