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垣上“綠波”蕩漾
2022-06-05 20:14:48 來源: 新華社
圖集

    新華社蘭州6月5日電 題:黃土垣上“綠波”蕩漾

    新華社記者

    入夏,車輛行駛在位于隴東黃土垣上的甘肅省慶陽市,記者看到,這裏黃沙不再,片片綠意映入眼簾。是什麼讓這裏實現了“綠肥黃瘦”的轉變?

    盤過一道道彎,記者來到華池縣南梁鎮高臺村的萬畝苗林示范點。跟隨當地有名的“種樹大戶”李文軍,記者一行爬上山頭。舉目眺望,四周油松層疊,鬱鬱蔥蔥,一如鋪開的綠色地毯。

    “淺綠是新種的,深綠是長了幾年的。西北的十一道梁、東南的九道梁,都是荒山上造出的林。”李文軍説,七年時間,他在華池縣播綠近10萬畝。

    5月25日,在高臺村萬畝苗林示范點,李文軍查看苗木的成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李文軍的家鄉在陜西省吳起縣。20世紀90年代,吳起縣開始探索退耕還林工程,是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范縣。看到“綠色革命”讓家鄉褪黃披綠,如獲新生,李文軍深受觸動。

    離吳起縣不到80公里,是李文軍妻子的家鄉慶陽市華池縣。這裏時常遭受漫天黃沙的困擾,不僅如此,當地人大多以養羊為生,對植被破壞嚴重。“當地山羊愛吃草啃樹,就像挖草機,不出幾年,一個個山頭就被啃荒了。”看到光禿禿的山,李文軍痛惜不已。

    慶陽市位于黃河流域中遊,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曾是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慶陽市年入黃泥沙量達1.684億噸,佔黃河流域入黃泥沙量的10%。

    2013年,李文軍決定在華池縣流轉撂荒地和荒山坡植樹造林,把綠色還給大自然。正是這一年,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打造隴東黃土高原生態安全屏障,慶陽市啟動了“再造一個子午嶺”工程。

    子午嶺橫跨陜甘兩省,是黃土高原中部面積最大的落葉闊葉天然次生林。子午嶺甘肅段位于慶陽市東部,總經營面積達到761.69萬畝。慶陽市計劃在七年內利用宜林荒山造林700萬畝以上,為黃土垣增添綠意。

    這是5月25日拍攝的高臺村萬畝苗林示范點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在華池縣林草部門指導和支援下,李文軍的“植綠夢”正式起航。在他的帶動下,當地村民也放下羊鞭,扛起鋤頭,開始造綠。不出幾年,華池縣的荒山上長出星星點點的綠,李文軍帶家人爬上山頭,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這片綠色是我最寶貴的一筆財産。”

    近年來,慶陽市共引進76家造林綠化企業,培育了近160戶造林大戶,鼓勵27萬農戶參與自主造林,黃土垣上涌現出許多以李文軍為代表的“綠色使者”。如今,全市累計已完成“再造一個子午嶺”工程人工造林730.85萬畝,當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站在被綠意包圍的瞭望塔上,57歲的封治奎心裏甜蜜蜜的。作為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合水分局連家砭林場的一名護林員,他管護著林場內5700多畝林地。工作二十余年,他親眼見證了子午嶺由黃綠相間到草木茂盛的轉變,金錢豹、野兔、野鹿等野生動物也開始“返鄉”。

    連家砭林場場長蔣勇介紹,目前林場所在區域由200多種木本植物和150多種野生動物,有穩定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種群。

    這是5月25日拍攝的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合水分局連家砭林場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在封治奎看來,巡林一掃往日的枯燥無味,變成了一趟趟充滿新奇的旅程:“林子里長出不少以前沒見過的花草,偶爾還能碰到散步、覓食的小動物。”通過上網搜索、詢問同事,他認識的植物種類已過百種。

    告別了“溝壑縱橫、灰頭土臉”的過去,黃土垣上的人們迎來了綠意融融、山清水秀的好日子。慶陽市充分利用林地和林蔭空間,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産品採集加工和森林休閒旅遊等林下經濟,年産值超過6億元,為農民開辟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夏夜傍晚,清風微拂,油松隨風而動,如萬頃碧波在黃土垣間蕩開。李文軍微瞇雙眼,陶醉在這迷人的綠色中。(記者文靜、陳斌、杜哲宇)(完)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611287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