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乘風破浪啟新程——金昌市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金昌光伏發電基地。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趙剛
甘肅金昌紫金雲大數據中心。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金昌市金水湖景區。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祁小松
又是一年春好處,鎳都金昌展新姿。
在金川民營經濟産業園,以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電池以及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等産業鏈為主的産業創新要素匯聚,形成鋰電池等一批終端産品,實現了從“原字號”“初字號”向“新字號”“深字號”的突破;
在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大數據、網絡貨運為代表的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
在市企融合發展進程中,金川集團2萬噸高精電子銅帶一期、3.5萬噸電鍍用高端鎳鹽、羰基鎳及鉑族金屬原料製備技術改造二期等一批高精尖項目建成投産,德通國鈦3萬噸轉子級海綿鈦、金川集團3萬噸新能源電子材料銅箔、5000噸鈷鹽溶液擴能改造等重點項目落地實施;
……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金昌聚焦“三新一高”要求,着力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努力厚植發展新優勢,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接續奮進,交出亮眼的“成績單”:2021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428.6億元,五年累計增長42.9%,增速穩居甘肅省“第一方陣”。
短短五載,碩果盈枝。一個個令人欣喜的成績躍然眼前,激勵着金昌人以奔跑的姿態推動各項事業再上層樓,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乘風破浪,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市企融合,構建現代化産業新體系
金昌礦産資源富集,擁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硫化銅鎳礦床——金川礦山,鉑、鈀、鋨、銥、釕、銠等稀貴金屬儲量居全國之首。
這裡具有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全市製造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製造業31個大類中佔18個;“三酸兩鹼”齊全,各類化工産品産能達到900多萬噸;駐市省屬國有企業金川集團是世界領先的鎳鈷生産基地、鉑族金屬提煉中心和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銅生産企業,也是甘肅省唯一的“世界500強”企業。
作為因礦建企、因企設市的資源型城市,金昌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工業産值來自金川集團。
金川興,則金昌富;金昌強,則金川榮。近年來,金昌牢牢抓住金川集團這個最大“龍頭”,深化市企融合一體化發展,依託其鎳鈷資源優勢和基礎材料規模優勢,搶抓“雙碳”戰略機遇,聚焦省上打造千億産業集群、百億園區的目標任務,繪製産業鏈圖譜,着力培育提升“2+4”産業鏈(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2個千億産業鏈,數字經濟、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高品質菜草畜4個百億産業鏈),加快構建結構優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在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全自動化生産線上,一節節鋰離子動力儲能電池源源不斷地生産下線。
“我們公司目前可日産25萬隻鋰電池,産品供不應求。”該公司總經理宋飛林説,金昌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原材料優勢,發展電池産業所需的原材料65%以上可在本地生産供應,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
立足資源優勢,金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項目帶動引領,持續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2021年,全市實施招商引資落地項目147項,完成到位資金150.9億元,同比增長15%;集中開工重點項目326個,總投資達739億元;“2+4”産業鏈産值達到668億元,同比增長38%。
守護綠色,繪就美麗金昌新畫卷
春日,行走金昌大地,桃李爭輝、飛花點翠,出門見綠、移步見景。
美景背後,是金昌交出的一份錦繡生態答卷。近年來,金昌錨定綠色發展主旋律,堅守生態保護底線,把“綠色産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行動,持續抓好祁連山生態保護和各類環境問題整改,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全面推行林長制、田長制,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築牢生態安全屏障,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
面對人民群眾對乾淨飲水、新鮮空氣、優美宜居環境的新期待,金昌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生態治理的重要抓手,圍繞重點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招商引資,打造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形成環環相扣的産業鏈條,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就地轉化,實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2021年,全市資源綜合利用産業鏈實現産值35億元。
綠色發展帶來“雙贏”局面。近年來,金昌市在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下降,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5.6%,環境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5年保持在300天以上;地表水、地下水水質優良比例均達100%;人工造林10.46萬畝,封禁治理沙化土地15.75萬畝,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36%;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進入全國宜居城市百強行列……一方錦繡好山水,映襯出市民滿滿的幸福感。
黨建引領,築牢堅實發展基石
2021年11月,承載着金昌人民新期待的金昌市第九次黨代會,描繪出“建設産業集聚、幸福美好、文明精緻、生態宜居、治理高效的現代化新金昌”的美好藍圖,並提出了未來“三步走”發展計劃:
——第一步,到2025年,走出一條傳統産業提升和新興産業培育的複合型可持續轉型發展新路徑,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總量在“十三五”發展的基礎上翻一番;
——第二步,到2030年,形成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新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走在甘肅省前列;
——第三步,到2035年,實現資源型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金昌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堅持政治把舵、組織夯基、創新增效、隊伍保障,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建立健全“一月一督查問效,每季度一觀摩評比”“年初亮目標、年中亮進度、年底亮成果”等督促檢查、考核評估制度機制,形成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金昌實踐”,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我是黨員,我先上!”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金昌市1700多個黨組織、448個黨員突擊隊、3.5萬餘名黨員幹部主動擔當、奮戰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城市建設,有我一份。”在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大考中,1.4萬餘名在職黨員身着紅馬甲,常態化參與“包街包幫”“逢六上街”志願服務活動;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在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中,黨員幹部主動請纓參與機關黨組織包幫攻堅和“千名幹部進百村訪萬戶”活動,34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疊加幫扶139個行政村,近萬名黨員幹部投入脫貧攻堅主戰場,不辭日夜,合力攻堅,鼓足了群眾“錢袋子”,溫暖了村民“心窩子”;
……
金昌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紅線,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作風建設年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帶頭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生動實踐輝映如磐初心。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主戰場,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的第一線,在項目建設、科技攻關的最前沿,廣大黨員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把黨旗下的錚錚誓言書寫在了金昌大地上。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