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甘醇味道 豐厚文化底蘊
——“甘味”品牌中心見聞
古浪縣日光溫室裏西瓜順藤而生。
隴南隴錦園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在佈置展&。
“甘味”直播間。
“甘味”掐絲工藝品。
馬鈴薯展區。 本文圖片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王煜宇
春日蘭州,黃河水清波碧,空氣清冽舒爽。黃河之濱的“甘味”品牌中心外圍的那一抹綠,格外耀眼,為蘭州市南濱河路增添了幾分生機。
“甘味”品牌中心內,蔬果藥材流青溢翠,谷米雜糧顆粒飽滿,掐絲琺瑯色彩斑斕,敦煌壁畫古韻悠長,醇香的“甘味”農産品與豐富的文創産品多彩相映、交融生輝。
地道“甘味” 醇香綿長
“甘味”品牌中心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甘味”品牌戰略要求,在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由甘肅農墾集團籌建的展示“甘味”形象、傳播“甘味”文化、體驗“甘味”美味的一站式綜合性平台。
放眼望去,整個主題館呈綠色格調,柔和清新,體現了甘肅厚植清潔環境、發展綠色農産品的理念。
步入一樓大廳,迎面是一盆枝葉青翠的橄欖樹,枝葉間結着一顆顆小果子。“橄欖枝象徵着和平與友誼,橄欖樹不僅是友誼樹,而且是健康樹。”隴南隴錦園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金平介紹,橄欖樹抗旱耐瘠、四季常青,用橄欖果冷榨成油,經萃取、沉澱、過濾成橄欖油,被譽為“液體黃金”。
“甘肅是牛羊産業發展的最佳適應區,牛肉鮮嫩營養,羊大多屬於放養,肉質細膩不膻……”牛羊肉産品展區種類繁多、琳瑯滿目。據介紹,天祝白牦牛是甘肅“獨一份”農産品,平涼紅牛是我國唯一的活牛類商標品牌,甘南牦牛、河西肉牛、甘加藏羊、東鄉貢羊、靖遠羔羊也是知名區域品牌。
甘肅省牛羊主産區在做好銷售新鮮肉品的同時,將牛肉、羊肉深加工成拆袋即食的零食,鮮香麻辣的牛肉乾、凍幹酸奶酥、藏式奶茶、酥油茶……展廳裏的每一件農産品都充溢着濃郁的地方風味,豐富了人們的餐桌,也為“甘味”創造了更多的市場機遇。
“甘味”品牌是甘肅特色農産品的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是一個開放共享的三級體系,包括省級品牌、地方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目前從全省遴選了兩批60個區域公用品牌和300個企業商標品牌。“我們以甘肅‘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産業和地方特色農産品進行布展,一樓展區內入駐了240多家‘甘味’品牌企業的2000多種農産品。”解説員介紹。
多彩“甘味” 良品薈萃
展區裏的“甘味”農産品豐富多樣,它們來自山地,來自大漠,來自戈壁,也來自綠洲,就像從各界遴選出來的“精英”,薈萃成一支隊伍。
在蘋果和地方特色産品展區,映入眼簾的靜寧蘋果鮮紅圓潤。“酸甜可口、美味有營養是靜寧蘋果最大的特點,這就是為什麼吃遍天下蘋果,還想靜寧蘋果的原因。”講解員介紹道。靜寧縣位於黃土高原上蘋果種植的黃金生長帶,被譽為“中國蘋果之鄉”,“香、甜、脆、外觀好”是多年來靜寧蘋果留給人們的印象,也讓靜寧蘋果成為全國富士蘋果的標杆。
展廳裏,來自天水的元帥係蘋果——花牛蘋果,作為與美國蛇果、日本富士相媲美的世界三大名果之一,外形與蛇果相似,口感上比富士蘋果多了幾分松脆感。
步入馬鈴薯展區,在環形展架前,一竹籃沾着泥土的馬鈴薯分外惹人注意,“眾星捧月”般在展區中心,周圍展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澱粉製品、方便即食的紅油麵皮、曲奇餅乾……一系列馬鈴薯加工産品觸動着人們的味蕾。
馬鈴薯是甘肅省重要的糧食作物,具有耐旱、耐寒、耐貧瘠、適應性廣等特點,是旱作農業區深受歡迎的農作物。“咱們省有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薯生産基地,也是全國主要的薯條、薯片的原料産地。馬鈴薯澱粉含量高、口感香糯。”講解員邊走邊説。
走出馬鈴薯産區,記者看到,從米麵糧油展區走出來的顧客,購物車裏裝得滿滿當當。“河西走廊氣候晝夜溫差大,土壤以沙土為主,灌溉多用祁連雪水,産出了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的天然優質小麥。用優質小麥加工的麵粉不僅勁道,還可聞到小麥的清香。”講解員還介紹,臨夏二陰山區的菜籽、會寧等中部旱作區的胡麻、天祝等高寒山區的藜麥等,生産的油糧也是營養豐富、品質優良。
中藥材展區人頭攢動,當歸、黃芪、黨參、板藍根、半夏……各類藥材及全株標本,應有盡有。甘肅素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岐伯故里”之稱,岷縣當歸、渭源黨參、隴西黃芪等10個大品種藥材在全國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文化“甘味” 意蘊厚重
順着樓梯走上“甘味”品牌中心二樓,融合農文旅的文創展區、體驗品鑒區、數字沉浸展區等,凝結着濃濃的鄉愁文化。
“甘味”文創展示區內,一排排精美的掐絲琺瑯工藝品陳列整齊。展架中心,擺放着做工精緻的“甘味”標識,周圍陳列着“絲綢之路”“月牙泉”“敦煌飛天”“七彩丹霞”……每一幅作品都惟妙惟肖,針線緊密,金絲繞邊,色彩鮮明,這樣的手工活自然天成,令人驚嘆。
相鄰展架上則是貨真價實的“農産品畫”。工匠們將實實在在的農作物晾幹後,精心搭配擺樣,不同顏色的作物交織搭配在一起,讓原本印象中辛苦的田間勞作,多了幾分收穫時甘甜的味道。這樣的農作景象嵌在一方小小的畫框裏,不僅別出心裁,也蘊含了另外一種美的感受。
墻上的敦煌壁畫,涉及白牛、耕作、推磨等題材,展示了甘肅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更有趣的是,大家只要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就可以看到“活”起來的敦煌壁畫。
走進沉浸式演示區,關上燈,立體式動畫立即出現在眼前,動畫中演示出了“一顆蘋果的成熟歷程”和“一隻羊的生長階段”,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每一種“甘味”的來之不易。
直播間內,直播背景由電子幕布製成,直播過程中,不同“甘味”農産品進行展示時,身後的幕布會切換成與農産品相應的動畫背景。“每週都會有三場以上的直播,讓觀眾可以身臨其境般體驗到甘肅農産品生長的地理氣候環境。”講解員介紹。
除此之外,裸眼3D視頻播放、4折幕沉浸式體驗、數字全息3D展示技術,通過現代技術呈現出悠久的農耕文明成果和“甘味”農産品品質特色。
“行走在甘肅,入眼的是美景,入口的是甘味,入心的,其實是文化。”省政協委員周玟秀説,過去,“甘味”帶動了鄉村産業的發展,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如今,“甘味”講述着甘肅特有的文化故事,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據悉,“甘味”品牌中心負責全國線上線下授權推廣,聯動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南京、成都、福州、深圳、青島等地的甘味品牌運營中心及各地甘味農産品展銷中心,堅持品質至上、塑強市場主體、強化營銷體系、創新數字驅動、嚴格品牌管理,已在全國範圍內唱響“甘味”“大合唱”。
春節期間,新建成的“甘味”品牌中心,也成了蘭州市民購置年貨的好去處,前來參觀和購買農産品的顧客成群結隊,講解員正在熟練地為他們講解每一道“甘味”背後的故事……
“甘味”——凝結着醇厚、傳承着道地、飄溢着香醇、寓意着甜美,位於絲綢之路古道上的甘肅,將用醇甜鮮香的“甘味”農産品,續寫農耕文明的新篇章。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王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