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撂荒地變“淘金田”
2022-02-16 09:32:55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撂荒地變“淘金田”    

    瑞雪兆豐年,成紀大地身披銀裝,萬物於無聲之中醞釀着新一輪生機。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保護好、利用好、管理好每一寸耕地,我們一刻不敢放鬆。”一片雪白之間,靜寧縣界石鋪鎮黨委書記李高強和鎮村幹部奔走在高標準農田中,時而俯身察看、時而抬頭遠望,身後留下一串腳印。

    界石鋪鎮位於靜寧縣西北部,因常年外出務工人員多,荒地耕種效益差,土地碎片化撂荒的情形時有發生。

    2014年起,界石鋪鎮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充分調動農民種地積極性,推動撂荒地恢復生産,決心向荒地要效益。

    2020年,界石鋪鎮打破村域界限,將水魚-崔岔流域5個村集中連片種植2萬畝優質飼草玉米。

    2021年,鎮上繼續在南山6村繼紅-崔岔-祁岔片區推進集約化種植,形成“連通6村、輻射周邊、引領全鎮”的旱作農業發展示範帶,建成南山2萬畝飼草玉米種植基地和1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

    “我們引進甘肅隴上草牧業有限公司和6家合作社,加大撂荒地流轉力度,大力實施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在李高強看來,只有對包括撂荒地在內的耕地進行連片整治,才能吸引種植大戶實現集約化種植,才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家裏就我和媳婦兩個勞動力,以前辛辛苦苦幹一年,掙不了幾個錢。”回憶過去,今年53歲的界石鋪鎮繼紅村村民安寧寧連連搖頭,“這幾年好了,政府免費提供地膜和技術培訓,每年9月隴上草牧業公司到地頭收購玉米,銷路也不愁了。”

    為解決銷路難問題,界石鋪鎮與甘肅隴上草牧業有限公司簽訂飼草玉米供貨協議,推行訂單種植,大力拓展銷售渠道,真正實現了産供銷一體化,確保農産品賣得出、賣得好。

    春耕時節即將到來,界石鋪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技員楊小厲正為春季覆膜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做準備。説起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變化,楊小厲打開了話匣:“現在從耕到種、再到收都是機械完成,解決了因勞動力短缺制約農業發展問題,大大提高了農民收益。”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2021年,平涼市新建高標準農田12萬畝,總投資1.44億元。今年將繼續發力,新建高標準農田19.8萬畝。

    人勤春早,對於新的一年,安寧寧早就有了盤算,“今年我準備再承包10畝地,還種飼草玉米,收益絕對差不了。”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37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