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爭當綠色發展踐行者
——山丹縣聚焦“雙碳”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壯闊的山丹馬場。
山丹縣位奇鎮枸杞種植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翟繼宗
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如何搶佔先機、贏得主動?山丹縣把“雙碳”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力爭讓綠色低碳成為山丹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
“我們立足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等‘綠色機遇’,緊跟‘雙碳’目標進程,把培育清潔能源産業作為主攻點,加快推進風光電、綠色氫能陽光甲醇等能源項目和電力外送通道建設,使新能源産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牽引和支柱,加快構建以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山丹縣委主要負責同志&&。
發展清潔能源助力“雙碳”
深秋時節,走進甘肅天聚山丹東樂北灘49.5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施工現場,一排排巨大的光伏板漸次排列。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平均上網電量7086萬千瓦時,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77萬噸。
依託縣內豐富的風、光資源優勢,山丹縣積極爭取省市配置東樂灘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30兆瓦光伏項目,與12家企業達成協定,落地實施河北焰中、甘肅天聚2個並網光伏項目和繡花廟風電場項目,截至目前,全縣風光電裝機規模達到24.7萬千瓦。
近年來,山丹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科學布局、合理開發太陽能、風能、氫能等新能源,先後實施了光伏發電、天然氣利用等一批清潔能源項目,能源結構正在加速優化調整。
聚力綠色轉型賦能“雙碳”
山丹縣堅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大力支持低碳、綠色項目投資,同時加快促進傳統服務業向低能耗轉型升級。
積極謀劃建設氫能源示範基地,大力發展以百億級“風光火氫醇”綠色循環經濟産業園、“兩園一港”軍民融合産業園、“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為主的新興生態工業……山丹縣堅持把能源結構調整擺在重要位置,在推動傳統能源高效清潔利用的同時,積極有序發展清潔能源,有力推動建築建材向裝配型清潔生産轉變、煤炭開採向循環型精細加工轉變、冶煉化工向節能環保型增鏈發展轉變。
同時,山丹縣還突出山丹馬場、焉支山“雙核”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山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艾黎精神傳承教育基地等項目建設,着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發展結構,為“雙碳”目標實現賦能。
聚焦生態立縣落實“雙碳”
完成林草生態修復121.39萬畝、新增人工造林1.21萬畝,常態化落實河(湖)長制度,規範推進“四亂”整治,紮實開展城市更新“十大專項行動”,改造老舊小區39個,打通4條“斷頭路”“破損路”,城區重點道路亮化工程全面完工……聚焦生態立縣,山丹縣深入整改整治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果。
山丹縣還深入推進街長制工作,大力實施公共服務、城市清潔、治違治亂等專項行動,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生態宜居村莊加快建設,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穩步推進,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截至目前,全縣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8%,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標率達100%。
推動落實“雙碳”目標要求,加快構建以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是關鍵。山丹縣立足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充分發揮區位交通以及産業基礎、資源資本等優勢,探索自然保護和資源利用新模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産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同時,山丹縣還統籌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及早謀劃並加快推進新一輪“一園四帶”造林綠化、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重大生態項目,多措並舉切實推動“雙碳”工作全面落實到位。(翟繼宗 吳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