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GDP增速繼續跑出兩位數——解析胡煥庸線以西唯一國家級新區增長密碼

2022年一季度甘肅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和動員大會在蘭州新區舉行。(資料照片)
胡煥庸線以西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日前發布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GDP同比增長13%,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50.9%,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快速增長。
從開發建設之初不足5億元,到2021年300.07億元,蘭州新區GDP增長了59倍。特別是過去的5年中,GDP增速最低15.6%,最高達20%,蟬聯19個國家級新區榜首。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指出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蘭州新區正以精細疫情防控和高效工作效率,加快追趕受疫情影響的工作進度。
千億級新材料産業集群正在形成
走進蘭州新區甘肅海亮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施工現場,項目建設快速推進,一派忙碌景象。
這是世界500強企業海亮集團下屬的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蘭州新區投資89億元打造的又一新材料加工基地。企業自去年12月開工建設,僅用半年就進入試生産階段。預計全部建成投産後,企業將形成每年15萬噸的高性能銅箔生産能力,實現産值超180億元。
今年7月蘭州疫情發生後,當地便第一時間指導項目單位實行全封閉式施工,組織員工開展核酸檢測,做好外來人員管控、材料消殺,確保工期順利進行。
甘肅新能源資源富集,銅、鋁等有色金屬加工業基礎雄厚。立足資源稟賦,蘭州新區近兩年來大力推進産業鏈“招大引強”,精準招商,開闢新材料産業發展新賽道。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3年8月22日拍攝的蘭州新區黃河大道周邊風貌(蘭州新區供圖);下圖為2022年8月10日拍攝的蘭州新區黃河大道周邊風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陳斌攝)。新華社發
今年3月,蘭州新區與廣東宏宇集團有限公司“雲簽約”20萬噸負極材料項目;4月,與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碳材料項目;在7月舉辦的第28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蘭州新區又引進簽約項目32個,總投資超700億元,其中新材料産業項目投資金額468.3億元,佔比超過六成。
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羅衝介紹,經過近10年培育發展,蘭州新區在高性能銅箔製造、新能源電池等領域已初步形成産業集群,各類生産要素協同互補,為企業投資生産提供了有利環境。
蘭州新區經濟發展局介紹,截至目前,蘭州新區已累計引進新材料企業78家,實施産業項目86個,總投資460億元。甘肅德福新材料、寶武碳業、海亮銅箔等相繼落地,4微米超薄銅箔、高導新材料、高強度輕量化鋁合金等一批新材料項目投産見效。蘭州新區千億級新材料産業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助推甘肅省由原材料大省加快向新材料産業強省邁進。
改革紅利持續賦能經濟發展
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以及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是當前各地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以來,蘭州新區先後組織了3場大型招聘會,吸引大量求職者參加。
蘭州新區組織部幹部牟相妍説,蘭州新區從一片荒涼之地成長為各類人才集聚之地,靠的就是各類産業蓬勃發展。成立10年來,蘭州新區立足於産城融合和人口人才集聚,以安居保障、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優化營商環境等要素吸引企業和項目落地。新材料、生物醫藥、大數據、新能源等産業逐漸形成集群效應,人口加速聚集。10年間,蘭州新區人口由不足10萬人增長至50萬人。

這是8月10日拍攝的蘭州新區城市面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牟相妍説,蘭州新區探索破除唯學歷、唯資歷論,以“技”定才,優惠政策覆蓋蘭州新區現有的各類産業人才需求。
營商環境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條件,關係穩就業、保民生。
蘭州新區經濟發展局介紹,近兩年來,當地借鑒江浙行政審批模式,並結合本地實際,在甘肅省率先實行“承諾制、零收費、信息化、代辦制”和“區域評估、多評合一、多圖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簡易審批模式,企業投資審批事項由45項精簡至8項。
此外,當地持續深化土地、資本、水電、社保、技術等要素市場化配置,生産要素成本降幅20%以上。

工人在蘭州新區蘭石集團高端裝備産業園車間內作業(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在疫情衝擊下,針對不少企業面臨供應鏈緊張等問題,蘭州新區加快摸排調研,並舉辦産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對接會,幫助不少企業快速找到“心儀對象”。
上半年,蘭州新區在幫助企業解決防疫物資、融資、原料、運輸、市場等方面提出58項硬核舉措,精準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企業足量生産、高效運轉,區內企業無因疫情停工停産情況。
持續構築對外開放新高地
蘭州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今年3月底,蘭州新區首列南亞國際公鐵聯運貨運班列成功開行。這是蘭州新區通往南亞地區的首條鐵路貨運線路,也是當地繼開通中亞、中歐、陸海貿易新通道班列後,發往南亞地區的首列國際貨運班列。
班列共裝載了420噸機械設備,經鐵路運輸至青海格爾木,再轉公路汽運通過吉隆口岸報關出境運至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全程20天左右,相較海運時長縮短了一半時間。這趟班列的開通,使西北地區運往南亞的貨物不需要再繞道印度洋上岸,而是通過陸路直達南亞,成功搭建起了甘肅乃至西北地區與南亞國家的貿易橋梁。

工作人員在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裝卸貨物(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近年來,當地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國際空港、國際陸港、綜合保稅區以及各類對外開放口岸不斷落地集聚,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
今年上半年,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到發國際貨運班列共計119列,同比增長82.28%,貨物涵蓋木材、糧食、鐵礦粉、百貨物資等品類。以通道為抓手,當地逐漸形成了“通道+物流+産業”的通道經濟體系,外貿發展新增長點得到快速培育,對外開放水平漸趨成熟。(記者 宋常青 王銘禹 蘭州報道)
相關閱讀:
蘭州新區:連續五年GDP增速超15%——欠發達地區國家級新區快速發展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