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新藍圖描繪“海上福建”美好未來-新華網
昨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十四五”專項規劃係列新聞發布會(海洋強省建設專場),邀請省發改委聯合省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解讀《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強省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首頁 政情 産經 金融 房産 健康 臺灣 旅遊 訪談 視頻 無人機 VR
頭條視點原創政情視頻

新藍圖描繪“海上福建”美好未來

2021-11-26 11:11:33 來源: 福建日報

  昨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十四五”專項規劃係列新聞發布會(海洋強省建設專場),邀請省發改委聯合省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解讀《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強省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對于未來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我省GOP(海洋生産總值)年均增速8%以上,高于全省GDP增速1個百分點以上,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到2025年基本建成海洋強省。

  《規劃》進一步優化全省“一帶兩核六灣多島”的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布局,推進海島、海岸帶、海洋“點線面”綜合開發,做強福州、廈門兩大示范引領區,提高重點海島開發與保護水準,形成各具特色的沿海城市發展格局,加快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六大灣區高品質發展。

  立足我省實際和區位優勢,突出我省區位政策、海洋資源、生態文明、對外開放等優勢,《規劃》提出,未來5年,我省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有6項主要任務。一是高品質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係,著力建設臨海石化、海洋旅遊2個萬億産業集群,打造現代漁業、航運物流、海洋資訊、地下水封洞庫儲油4個千億産業集群,培育海洋生物醫藥、工程裝備、可再生能源、新材料、海洋環保5個百億産業集群。二是高能級激發海洋科技創新動力,打造海洋領域省創新實驗室等一批海洋新型創新載體,建設海洋科學等一批涉海高峰高原學科,培養引進一批海洋新興産業等領域“高精尖缺”人才。三是高標準建設涉海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港口,優化港口集疏運體係,構建空天地海協同海洋感知體係和現代漁港體係。四是高定位打造海洋生態文明樣板,實施海岸帶美化提升、濱海濕地生態修復、海漂垃圾綜合治理等工程,開展海洋碳匯研究試點。五是高水準拓展海洋開放合作空間,開展閩臺深度合作,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對接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國內大迴圈的重要節點。六是高效能完善海洋綜合治理體係,健全海域海島資源收儲和交易制度,增強海洋環境風險防范和災害應對能力,積極參與區域和全球海洋治理。

  創新驅動培育百、千、萬億産業集群

  我省是海洋大省,具有發展海洋經濟的獨特優勢。2020年全省海洋生産總值1.05萬億元,佔全省GDP的23.9%,連續六年保持全國第三。海水養殖産量、遠洋漁業産量、水産品出口額、水産品每人平均佔有量等指標全國第一……“十三五”期間,我省海洋經濟發展在綜合實力、海洋科技能力、港航基礎設施、海洋治理體係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成效。

  近年來,我省逐步形成“一帶六灣多島”的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格局。省發改委副主任詹晨輝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産業體係。把培育壯大海洋産業與優化海洋開發空間布局結合起來,著力培育特色鮮明的優勢産業集群,推動海洋産業百、千、萬億産業集群發展壯大。

  創新是推動海洋産業發展壯大的有力抓手。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邱章泉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

  打造海洋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強化海洋研發創新能力建設,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暢通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促進産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規劃》提出了一係列面向海洋科技發展前沿、面向海洋經濟主戰場、強化海洋科技自立自強的有力舉措。

  加快融合提升海洋基礎設施建設水準

  “十三五”期間,我省“智慧海洋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促進了390余項技術成功對接,實施了300多項産業化示范項目。邱章泉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以信息化、智慧化、現代化為核心,加快傳統和新型海洋基礎設施深度融合,為海洋強省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港口群,廈門港、福州港、湄洲灣港、泉州港各有定位和目標,同時優化港口集疏運體係,推進鐵海聯運、公海聯運、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

  拓展內外互聯大通道建設。提升三明、龍岩、武夷山等陸地港服務功能。建設面向“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通達便捷高效的交通網絡和互聯大通道,促進沿海港口與中歐班列有效銜接。

  加強智慧港口建設。逐步實現港口生産全領域、全過程的智能化。預計到2025年,全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150萬標箱。

  構建現代漁港體係。新建、改造、提升漁港226個,到2025年,全省沿海漁船就近避風率提升至93%以上。推動“5G+智慧漁港”建設試點示范,推動漁港經濟區發展。

  加強海洋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預報預警服務體係建設,提升現代漁業裝備水準,強化海域治安大數據分析處理和服務。

  高水準拓展海洋開放合作空間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先行區,詹晨輝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推進海洋開放合作,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深化閩臺海洋融合發展。推進閩臺涉海基礎設施聯通,打造閩臺歐海鐵聯運物流新通道。拓展閩臺海洋産業融合發展,共建海洋生態文明,推進閩臺科技協同創新,深化閩臺文化交流。

  推進“海絲”融合發展。把握RCEP簽署的良好機遇,推進與“海絲”沿線國家合作,拓展與南太平洋島國合作空間。實現“絲路海運”航線覆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主要港口,促進與中歐班列有效銜接,推進“海絲”和“陸絲”無縫對接。

  打造國內大迴圈重要節點。積極聯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扎實推進與京津冀的合作交流,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江西、湖南、三明、龍岩、武夷山等陸地港的服務功能,支援內陸省份在我省建設“飛地港”,爭取中西部省份經我省港口對外貿易,拓展港口發展腹地。深化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

  高站位打造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標桿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重點實施“碧海工程”,高站位打造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標桿。

  加大海洋生態保護力度。強化海洋空間管控,築牢海洋生態安全屏障。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

  強化陸海污染全面監管整治。到2025年底,全省近岸海域一類、二類水面佔海域面積達86%。推進陸海污染聯防聯控,加快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係建設,加強海漂垃圾綜合治理。

  推進海洋生態修復。創新完善“流域—河口—海灣”綜合修復模式,實施“藍色海灣”綜合整治和濕地修復工程,加強互花米草等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施海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強海島生態建設和整治修復。

  推動海洋生態價值轉化。建立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拓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途徑,培育海洋生態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放大生態修復綜合效應,推動打造生態活力海岸帶。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搶佔海洋碳匯制高點。(記者 張穎)

[責任編輯:連雨欣]
分享該新聞到微信朋友圈:
1、打開手機軟件“微信”--“發現”--“掃一掃”。
2、對準左邊二維碼進行掃描
3、識別成功後,彈出是否瀏覽該頁面,點擊確定。
4、點擊手機右上角分享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手機適配版    |    電腦PC版 
Copyright © 2016 FJ.news.cn
返回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0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