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一花雙吃” 墊江芍藥産業讓鄉村美農民富

  “老板,再郵寄10箱芍藥花。”

  “不好意思喲,今年的芍藥花已經賣完了。”

  5月4日一大早,彭克成婉拒了來自江浙客戶打來的芍藥花求購電話。算上這起,他已連續三次拒絕訂單,因為現有的芍藥花産量已經供不應求。

  “一畝收入芍藥5000元,芍藥花上萬元,從根到花,芍藥全身成了寶……”説起芍藥産業逆襲的經過,墊江縣曹回鎮徐白村四社社長彭克成很是感慨。

  據墊江縣志記載,芍藥在墊江有1000多年的種植歷史,與當地盛産的牡丹,享有“姊妹花”的美譽。然而芍藥産業的發展狀況卻與牡丹大不相同:在當地,牡丹早已實現産業化發展,而芍藥在2019年前還只是中藥材的原料,産業發展舉步維艱。

  64歲的彭克成,祖祖輩輩靠種芍藥維持生計。子承父業,如今他成了當地的種芍藥大戶,目前種植芍藥10多畝。“最風光時,包裏揣幾根芍藥賣成錢就夠逛縣城一天的花銷。”提及過去種芍藥的歷史,彭克成頗感自豪。

  但好景不長,隨著藥材公司的改制,芍藥逐漸賣不起價,村民只好將斧頭伸向了芍藥,種植面積從上萬畝銳減到70畝。

  “其他村為發展鄉村旅遊,四處找錢栽花種草,我們村有種芍藥花的基礎和優勢,卻白白浪費掉了。”2009年,徐白村迎來換屆選舉,彭克成被舉薦為四社社長,在就職大會上,他當著村支兩委、村民代表的面,提出了農文旅融合發展芍藥産業的思路。在場的人被説服了,他們要求彭克成來具體執行這個項目。

  然而,彭克成種芍藥是把好手,但搞農文旅融合發展,他心裏也沒底兒。

  “話都放出來了,作為一名老黨員總不能言而無信。”經過思考,他找到了好朋友、三社社長徐樹發作為幫手。

  到各地中藥材市場找銷路、和縣林業局專家商量選育優質種苗、向縣文旅委幹部討教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藥方、懇請鎮村幹部資金支援、挨家挨戶動員村民發展種植、成立合作社……經過5年時間的籌建,2014年,曹回鎮芍藥種植基地正式開園,一時間來村子打卡的遊客一波接一波。

  但一個新問題又産生了:遊客喜歡芍藥花,但只能看卻不能帶走。這時,縣林業局、縣文旅委將村裏的芍藥花作為參展的裝飾,帶到了青島園藝博覽會,意外的是芍藥花奪得了國際花藝金獎,這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何不像牡丹一樣賣鮮切花。”一家藥材公司老板的一句話,打開了彭克成的思路:全國種植芍藥的地方不少,但徐白村的芍藥含藥量高,成熟期早,又是粉紅色,招人喜歡,可以“一花雙吃”。説幹就幹,2019年,彭克成帶領村民又將芍藥産業的重心轉移至鮮切花的銷售上。

  “沒想到價格一年比一年高。”彭克成説,由于大家覺得芍藥花新鮮,市場反應很好。“今年村裏通過集體統一銷售後,扭轉了過去花商殺價的問題,現在一枝花價格翻了好幾倍。”

  村民謝夢翠説,10余畝芍藥採用間次採摘的方式,不但不影響芍藥生長,還能賣芍藥花賺錢,“現在既賣芍藥又賣花,一畝地有1.5萬元收入。”

  不僅如此,為提高一畝地的産出效益,今年,謝夢翠還在林下套種了大豆、胡豆、種植起蔬菜。徐白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鄧曉明説,目前,全鎮已種植芍藥2700畝,帶動近1000戶農民戶均增收上萬元。大石鄉、澄溪鎮、沙坪鎮也正試點種植。

  今年“五一”小長假,彭克成沒閒著,除了接待一波波遊客來參觀外,他急著聯繫當地企業生産芍藥花茶、芍藥花餅。“我們的計劃是,賣一部分芍藥鮮切花,留一部分拿來觀光,再選一部分加工,實現芍藥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鄧曉明説,圍繞芍藥産業,當前鎮裏正謀劃打造一座佔地1000平方米的集觀光、旅遊一體的核心觀光區、聯合四川農大圍繞種苗繁育基地,修建100畝的科技示范區、打造100畝收集展示全國各地優秀芍藥種質資源的培育區以及沿渝萬高鐵、高速公路沿線布局的産業拓展區,力爭讓千年芍藥綻放新花。

  本報記者 趙偉平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3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