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詐騙團夥盯上農村老人 重慶檢察官助力追回損失

  “謝謝檢察官幫我追回被騙的錢,這可是我的保命錢啊!”今年75歲的王奶奶拉着檢察官張燕的手激動地説。近日,江津區檢察院檢察官張燕驅車來到當地麻溝村(化名),對此前辦理的一起跨渝貴川三省四地農村老人被詐騙案進行回訪。她發現:隨着打擊詐騙和反詐宣傳力度加大,當地群眾防騙意識大為增強,農村空巢老人被詐騙的情況基本消失。

  3天騙了1個村

  流竄多地“3天騙1個村”,為施騙1天認8個“乾爹(乾媽)”……兩年多前,張燕辦理的這起詐騙案具有典型特色。該犯罪團夥流竄於重慶江津區、永川區,四川省瀘州市,貴州省赤水市等地農村,將成本極低的蛋白粉冒充神藥高價出售,對老人瘋狂詐騙。“僅江津就涉及16個村,被騙人數達300餘人,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張燕説。

  短短3天時間內,王奶奶所在的麻溝村就有282位老人被騙。

  2019年10月的一天,王奶奶被“免費送禮品”宣傳吸引來到“某公司”在該村的送福利現場。“我們公司王總即將在村裏開超市,為給鄉親們送福利,安排我們來開展‘有買有送’活動。”現場3名中年工作人員不僅送老人小禮品,還和大家拉家常博取信任。

  第二天,神秘的“王總”出現,經一系列煽情話語鋪墊後,向老人們介紹起一款蛋白粉産品。該團夥宣稱産品能治療高血壓、風濕病等多種病症,並以銷售預訂卡方式暗示購買蛋白粉便可全額返款。“免費”的名頭對老人誘惑很大,部分老人購買了預訂卡,第三天果真獲得了返現,其他老人見狀紛紛掏錢購買蛋白粉。事實上,這些蛋白粉完全沒有宣傳的功效,不具有任何疾病預防和治療的功能,實際價值也不足10元。

  農村老人成詐騙對象

  如果沒有意外,這樣的情形將持續在當地上演。老人們獲悉真相源於騙子團夥在隔壁村的“東窗事發”。詐騙團夥潛入隔壁村如法炮製騙局,村裏一位寡居老人為治病買了一堆蛋白粉,兒子知道後立刻報警。這時,大家才反應過來——“他們是徹頭徹尾的騙子!”

  經查,2019年1月至12月,犯罪嫌疑人湯某、楊某等12人,先後前往重慶、四川、貴州等地的農村地區,通過舉辦“免費贈送禮品”等活動,用購物即返款的手段虛假宣傳進行詐騙,共獲利17.3萬餘元。

  “這些老人年紀較大,且大多數不與後輩同居,信息接收渠道單一、防騙意識較差,受騙後很少採用報警等手段維權,如果不是有子女介入恐怕還會有更多老人受騙。實際上,遇上有子女帶着父母來維權的,該團夥會選擇私下退款了事,這也是該案遲遲未‘暴雷’的原因之一。”張燕説。

  同時,該類犯罪追贓挽損也存在困難。在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仍以“有買有送並不是承諾退款”“不過就是利潤高而已”等理由百般狡辯。為弄清每一筆詐騙數額,承辦檢察官張燕逐一核實詐騙數額是否真實存在。在強有力的證據和檢察官釋法説理面前,部分嫌疑人認罪認罰。最終在檢察官的努力下,共計為147名受害老人挽回經濟損失95300元。

  2020年9月10日,經江津區檢察院以詐騙罪提起公訴,湯某等12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六年不等,並處罰金五千元至四萬元不等。

  如何避免“騙了這村騙那村”

  “一邊是套路繁多、花樣翻新的詐騙名目,一邊是身處信息孤島的農村老年群體,堪稱犯罪領域的‘降維打擊’。”重慶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當前,農村地區詐騙犯罪對象主要針對老人婦女,詐騙方法主要利用知識缺乏,詐騙類型主要採取團夥犯罪,詐騙形式主要選擇流竄作案。

  數據表明,重慶60歲以上老年人達721萬,佔總人口21%。如何在廣大農村老年人面前設置一道“防騙墻”,建立反詐騙快速反應、聯防聯控機制,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基層社會治理難題。

  “事後打擊不如事先防範”,江津區人民檢察院將宣傳預警放在全民反詐最前線,與當地鎮街、公安機關達成共識共建反詐騙普法宣傳。2021年以來,“莎姐”檢察官深入留守老人數量較多的農村、城鎮地區,將法治課堂開到村社,開展“送法活動”10余次,覆蓋3千餘人次,有效降低群眾受騙概率。

  5月7日,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辦公室召開全國專項行動推進會,強調要堅決剷除養老詐騙問題隱患,堅持宣傳教育、依法打擊、整治規範“三箭齊發”,依法嚴懲養老詐騙違法犯罪。下一步,重慶市公檢法等各單位還將繼續全力投身開展“反詐防騙”法治宣傳活動,着力打造防詐“金鐘罩”,築牢全民反詐“防火墻”。

  記者 王亞同 通訊員 滿寧 沈悅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63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