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將建兒童友好城市

  5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政府了解到,日前,我市正式印發《重慶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要建設兒童友好城市。

  什麼是兒童友好城市?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兒童友好的概念,在1996年聯合國召開的人類居住會議上被提出,表示人類發展應該為兒童成長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兒童友好城市,則是指城市發展應符合上述要求。

  “以前我們在規劃城市發展時,多以成人的視野和角度在看問題。”該負責人説,比如考慮兒童的生存和需要時,更多是“成年人覺得兒童需要什麼”,而不是“兒童真正需要什麼”,導致在規劃設計上出現偏差。

  他表示,《實施方案》的出臺,標誌著重慶將在未來城市發展規劃中,讓更多人知曉並踐行“兒童友好”這一概念,從而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實施方案》提出,重慶將完善兒童政策體係,優化兒童公共服務,加強兒童權利保障,拓展兒童成長空間,改善兒童發展環境,打造一批兒童友好城市文明標桿和典范,讓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到2025年,在全市1—2個區開展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建設培育2—3個市級兒童友好城市,打造一批示范性兒童友好街區、社區、學校、醫院、公園等,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到2035年,兒童友好理念成為全社會共識和全民自覺,全市50%左右的區縣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兒童友好發展水準達到全國領先水準。

  事實上,國家層面已開始關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2021年,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民政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范圍內要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在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等方面有充分體現。

  “目前,100個建設試點還沒有確定,重慶正在積極爭取。”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已組織有關區縣積極申報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下一步,重慶將堅持多部門合作、寬領域推進,建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培育機制,更多傾聽兒童的聲音、更好看見兒童的需要、更加尊重兒童的想法,共同把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好,把兒童事業發展好。

  相關報道

  重慶五方面發力建兒童友好城市

11

  四月二十九日,九龍坡區九龍灘,小朋友們正在廣場上玩耍。目前,九龍坡段打造了兒童樂園、九龍灘廣場、長江萬裏圖等標誌性公共空間。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日前,《重慶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這是我市出臺的首個專門針對兒童友好城市的文件。

  兒童友好城市究竟如何建?5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頂層設計推動社會踐行“兒童友好”理念

  該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明確,要強化兒童優先發展導向,從頂層設計推動社會理解並踐行“兒童友好”理念。

  為此,我市將把“兒童友好”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城市規劃建設時,將推行“1米高度看城市”的兒童視角,將“兒童友好”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設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

  “建兒童友好城市,應該是兒童自己提出需要什麼,而非成人來提出兒童需要什麼。”該負責人説。為此,《實施方案》明確,城市發展中要建立健全兒童全方位參與機制,比如探索建立兒童參與公共活動和公共事務機制,暢通兒童參與渠道,涉及兒童的重大事項事先聽取兒童及監護人意見,充分尊重兒童獨立人格,保障其知情權、表達權和參與權等。

  優化公共服務滿足兒童成長需要

  醫療和教育,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公共服務資源。按照“兒童友好”的理念,《實施方案》也提出了針對性舉措。

  教育上,《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不少于4.5個,每個區縣建成1個承擔指導功能的示范性嬰幼兒養育照護指導中心或綜合性托育服務中心;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3%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鞏固在90%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5%;全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6%以上。

  同時,《實施方案》明確,教育應該是“體教融合”發展。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推動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2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等。

  醫療健康上,《實施方案》表示,重慶將實施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加強對兒童青少年近視、營養不均衡、齲齒、心理行為發育異常等風險因素和疾病的篩查、診斷、幹預,同時擴大兒童醫療資源供給。

  到2025年,重慶嬰兒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疫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培育8—10個區域婦幼保健中心,建設7—10家三級婦幼保健院,各區縣均建成1所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

  此外,《實施方案》還明確,要完善兒童醫療保障服務,鞏固提高兒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

  完善公益普惠兒童福利體係

  對一些特殊兒童群體,《實施方案》也有考慮。

  比如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實施方案》明確,要落實基本生活保障(補貼)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實施醫療康復“明天計劃”及“福彩圓夢·助學工程”。到2025年,實現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率保持100%、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醫助學全覆蓋。

  針對殘疾兒童,《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其康復服務,比如建立健全殘疾兒童首診報告制度,完善兒童殘疾篩查、診斷、康復救助銜接機制等,不斷提升兒童致殘性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能力。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實施方案》明確,要完善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係,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提高監護能力,鞏固和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

  推進城市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

  城市空間是踐行“兒童友好”理念的硬體條件之一。

  《實施方案》明確,將推進城市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包括研究制定兒童友好街區、社區、道路以及公園、公共圖書館、體育場所、醫院、學校等公共空間建設指引和標準體係;推動建築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或者日人流量超過一萬人次的公共場所建設母嬰室、兒童廁位及洗手池、兒童休息活動區等。

  為確保兒童安全出行,《實施方案》提出,要制定兒童友好出行係統建設指引,完善城市愛心斑馬線、安全步道、慢行係統、公交站臺建設,優化校園周邊步行線路規劃和人行設施,提供安全舒適的出行體驗,創造有趣的出行空間。

  此外,《實施方案》也提出,要拓展兒童人文參與空間,推動兒童友好自然生態建設。

  比如,重慶將優化兒童閱讀環境及空間,加強少兒圖書館和圖書館少兒專區建設,新建城市居住小區同步規劃建設自助圖書館或閱覽室等。

  再如,重慶將在規劃建設城市公園、社區公園、自然公園中開辟拓展兒童活動區域,推動建設具備科普、實踐等多功能體驗的自然教育基地。

  優化兒童健康成長社會環境

  除了“硬體”外,“兒童友好”還需要健康的成長社會環境。

  在家庭環境方面,重慶將深入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建設文明家庭、實施科學家教、傳承優良家風。通過引導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

  在網絡環境上,重慶將強化網絡平臺責任,依法堅決打擊和制止中小學生網絡欺淩,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將加大兒童用戶量集中的網絡平臺日常監管,規范涉及兒童相關網站管理,壓實互聯網企業維護網絡環境責任。

  《實施方案》還提出,要積極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強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早期預防和科學矯治,及時發現、制止、矯治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同時,要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免受歧視,依法實現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的同等權利。(首席記者 楊駿 見習記者 劉旖旎)

  他山之石>>>

  新加坡:

  樟宜機場裏的兒童友好元素

  連續多年獲得全球最佳機場稱號的新加坡樟宜機場,充滿了很多兒童友好元素:機場內有5個兒童遊樂場,可滿足1-12歲孩子的遊樂需求;有4處可以體驗新加坡木板拓印藝術的互動區域,讓孩子在動手與動腦中完成一幅木板拓印畫帶回家;有4層樓高的超級滑梯,為機場注入了遊樂園般的觀感和體驗,使兒童沉浸其中,也讓候機不再漫長。

  (首席記者 楊駿)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62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