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穩中求進 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12月21日,南岸區茶園新城東北部,通江立交工程與廣陽島隔江相望。

  通江立交工程為市級重大建設項目,是茶園、江北嘴、五裏店、廣陽島、繞城快速交通轉換的重要節點,明年6月達到二階段交通轉換通車條件。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核心提示

  12月20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穩定經濟大盤,穩住社會大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黨代會勝利召開。下一步,重慶將如何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即日起,“重報圓桌會”欄目對市級部門、區縣主要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進行訪談,敬請關注。

  訪談嘉賓: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董建國

  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商奎

  沙坪壩區委書記 唐小平

  12月20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必須注重從講政治的高度做經濟工作,注重保持高品質發展的戰略定力,注重推動規劃、政策、項目落地落實,注重抓好統籌協調,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圍繞這一要求,重慶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發力?

  聚焦經濟增長目標,重點抓好七方面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董建國表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進一步將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上來,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聚焦經濟增長目標精準施策,以過硬舉措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推動全市高品質發展再上新臺階。

  為此,市發展改革委將重點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步伐。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持續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聚焦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等重點領域,積極探索數字産業集聚發展模式,統籌推進原創性突破、應用性轉化和規模化量産。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化發展,推動大健康産業和現代服務業高品質發展。

  二是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全面實施“7+13”重點規劃。深化重慶成都雙核聯動,聚焦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西部科學城、西部金融中心、現代化國際都市等5個共建領域,加快推動28個近期合作事項落地。共建160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重大項目,加快項目投資放量。落實“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機制實施意見、三個片區建設行動方案和支援政策,推動“一區”和“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

  三是持續用力擴大有效投資。有序推進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涉及重慶的重大工程和全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532項重大項目接續實施。加大“兩新一重”項目投資力度,推動成渝中線高鐵等重大交通項目投資放量,加快推進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等水利項目和城市老舊管網更新等項目建設。多渠道盤活存量資産,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四是全力以赴保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抓好紓困政策落實,適時完善助企紓困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等的支援力度。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事項化、清單化”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有效承接國家下放或授權的試點任務,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五是有序做好“雙碳”工作。加快建立全市碳達峰碳中和“1+2+6+N”政策體係,加快推進能源、工業、交通運輸物流、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完善投資、財政、金融、稅收、統計核算等政策措施,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支撐保障體係。優化完善能耗雙控制度,進一步健全節能審查制度,加快形成節能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推進市場化機制建設,加強電力交易、用能權交易和碳排放權交易的統籌銜接。

  六是保糧食能源安全。發揮好牽頭作用,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用好地方儲備糧與中央儲備糧協同聯動機制,建立健全糧食應急供應網絡體係。完善煤電油氣保供機制,加快“外電入渝”項目建設進度,建立“外電入渝”多元化格局,為中長期能源保供提供有力支撐。

  七是持續用力增進民生福祉。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物價水準基本穩定。謀劃實施好2022年度15件重點民生實事。積極研究促進共同富裕的相關舉措,著力促進居民增收。

  圍繞“錢”字,在三個方面進一步下功夫

  作為國家治理基礎和重要支柱的財政,如何更加有效發揮其職能作用,推動穩定經濟大盤、穩住社會大局?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商奎説,財政部門將緊扣高品質發展,把財政資金的統籌和分配、財政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放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考量,讓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精準提升效能,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加緊密結合,為發展提供更具質效的財政支撐。

  全面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財政部門將圍繞“錢”字,在三方面進一步下功夫——

  首先,在重籌措、找好錢上下功夫。財政一方面將持續培育稅源,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幫扶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形成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的良性迴圈。另一方面將擴大投融資,運用好基礎設施領域REITs、資産證券化等權益類籌資手段,加大對高速公路、公租房等基礎設施資産盤活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再一方面將加大向上爭取,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把握政策機遇,抓好項目策劃、儲備、對接,爭取中央資金和政策支援。

  其次,在重精準、用好錢上下功夫。立足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保證支出的強度,加快支出的進度。創新發展方面,將落細科技創新“財金30條”,落實“十四五”期間市財政每年新增10億元的安排,重點投向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超瞬態等大科學裝置和創新平臺;協調發展方面,將通過強化稅費協同、合理分配利益等方式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通過實施差異化的財政政策,支援主城都市區城市提升,支援“兩群”區縣“三保”保障能力提升和特色優勢産業發展,激發經濟發展活力;綠色發展方面,將加力推進深化污染防治、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任務,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開放發展方面,將著力推動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建設,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共用發展方面,將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持續改善民生,讓民生政策更具可持續性。

  第三,在重績效、管好錢上下功夫。將辯證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係,把提高效益貫穿財政管理的全過程。一方面,兜實“三保”底線,將“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放在財政支出的優先順序,繼續加大對基層“三保”的補助力度。另一方面,強化債券項目儲備,全面實施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落實債務管控及考核措施,持續壓減存量債務規模,將新增隱性債務作為絕對紅線。再一方面,注重財政政策與金融、産業等政策的協同發力,提高政策的“同頻共振”,更大程度發揮政策作用合力,著力維護經濟運作安全。同時,加快推動績效管理標準化進程,持續推進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係建設;全面實施管理一體化改革,實現從預算安排源頭到用款單位末端全流程動態監管。

  在企業解困、創新賦能、推進開放等領域發力

  沙坪壩區委書記唐小平表示,沙坪壩區將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更好地統籌全局與一域、當前與長遠、發展與安全,用好政策、精準施策,穩扎穩打、穩中求進,確保經濟行穩致遠,邁向高品質發展。

  下一步,沙坪壩區將在以下領域發力:

  強化項目牽引擴投資。聚焦基礎設施、城市更新、民生實事等,拉出重大項目清單,加快前期工作,加強向上銜接,努力爭取更大支援。創新投融資模式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精打細算做好區級項目投資安排,真正把政策利好轉化為發展利好。堅持以商招商、“敲門招商”、精準招商,引進帶動性強的龍頭項目、專精特新項目,推進招引落一體化,努力形成更多投資實物量。

  抓好企業解困助實體。“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用能、用錢、降成本、增訂單、供應鏈”等方面的困難,精準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走好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企業解困“最後一公里”、主動服務“多走一公里”,全力做好保企業保就業保民生工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更好營商環境穩住經濟基本盤。

  重塑創新優勢促變現。全面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以務實建好環大學創新生態圈為發力點,全力做好校企政各方資源高位嫁接文章,打好創新賦能、産業升級主動仗。堅持“一圈一專班”“一周一調度”,全面落實“五個一”轉化機制,推動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變現,加快形成高品質發展更多新的增長點。

  提升開放能級增動力。積極搶抓共建“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機遇,深入推進高水準制度型開放,大力發展保稅物流、離岸貿易、供應鏈金融等,進一步夯實通道基礎、強化樞紐功能、做大口岸經濟,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文章,全力打造國際物流城“升級版”。

  堅決守住底線保穩定。係統思維、綜合施策、化存控增、精準拆彈,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以及潛在風險。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主持人:

  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廖雪梅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8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