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進入常態化階段

 

會議現場。新華網發(郭睿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9日電 12月8日,重慶市稅務局、稅務總局駐重慶特派辦、市公安局、市檢察院、重慶海關、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外匯管理部(以下簡稱“重慶七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對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審議並會簽了《關於做好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的實施方案》。

  2018年8月,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等四部委部署,重慶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兩年專項行動正式啟動。三年多來,重慶依法查處涉嫌虛開騙稅企業上萬戶,查補稅款超18億元,抓捕涉案人員435人,成功破獲了“4·01”虛開、“P11”騙稅團夥等26起大案要案,助力營造了公平高效的法治環境,有力規範了稅收經濟秩序。

  “專項打擊行動雖已結束,但‘三假’違法犯罪活動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且犯罪手段專業化、集團化、智能化趨勢更加突出。”聯席會議上,重慶市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重慶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許光烈&&,必須堅定常打長治、常嚴長效的決心,不斷鞏固和拓展打擊工作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在既有的市稅務局、稅務總局駐重慶特派辦、市公安局、重慶海關、人行重慶營管部等五部門聯合打擊工作基礎上,今年重慶新增了市檢察院、重慶外匯管理部加入聯合打擊工作機制,進一步深化了行政和司法機關的協同配合,增強常態化打擊合力。

  七部門現場會簽的《關於做好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將保持高壓態勢,聚焦危害社會經濟稅收秩序和國家稅收安全的“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的“三假”涉稅違法犯罪行為,持續加大打擊力度。圍繞健全組織領導、監控預警、聯合辦案、行刑銜接、依法懲處、總結提升“六大機制”,結合重慶實際,細化了具體工作措施,明確了各部門工作職責,着力提高常態化打擊的整體性、協調性、精準性,切實維護公平公正的稅收經濟秩序。

  七部門建立起自上而下貫穿全市的“1+1+8+N”工作體系。第一個“1”即重慶市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協調、督導、評價等工作;第二個“1”即重慶市警稅合成指揮中心,主要職責是統籌管理、案源管理、聯絡溝通、情報研判、集約打擊、技能培訓等;“8”即全市8個警稅合成指揮中心辦公室,主要職責是案源處理、聯合辦案、聯合會商等;“N”即各區縣公安局、稅務局聯絡員,主要職責是案源移送、協調辦案、協作配合、提請會商等。這一體系實行一竿子到底的扁平化管理,將重慶各片區、各區縣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有機串聯起來,為全市統一協同開展此項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現場,七部門領導為重慶市警稅合成指揮中心揭牌並向第一至第八辦公室授牌,標誌着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實現了經偵總隊派駐市稅務局稽查局,兩江新區、渝北區、渝中區、九龍坡區、南岸區、萬州區、涪陵區、璧山區公安部門分別派駐當地跨區域稽查局的實體化運行模式,形成大案要案查辦合力。

  會上,重慶市公安局&&,公安機關將深化部門聯合聯動,充分運用公安專業手段,抓住關鍵行業、關鍵環節、關鍵案件和關鍵人員,打好整體戰、合成戰,確保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落地見效。

  此外,七部門進一步細化了常態化開展數據、成果共享的流程、渠道等方面的要求,力求加強信息整合和深度挖掘,提高精準識別、精準預警的能力。進一步優化了案件線索受理、移交和反饋流程,提出對重大複合型違法犯罪案源線索開展聯合分析、聯合檢查,還將根據需要組建聯合專案組,進行聯合執法、共同辦案,提升“全鏈條”打擊力度和效果。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是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全市檢察機關將持續加大辦案力度,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加強與公安、稅務等部門協同配合,確保辦準辦好虛開騙稅違法犯罪案件。

  “在保持對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高壓打擊態勢的同時,我們還堅持以打促防、打防結合。”許光烈&&,對於違法情節輕微、損害結果較小的不涉嫌犯罪的市場主體,重慶稅務系統通過風險提示、補稅挽損等手段糾偏扶正,健全以信用評價、監控預警、風險應對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動從“打擊型”向“治理型”轉變,從源頭防範和化解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風險隱患,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陳穎)

編輯: 彭祎琦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14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