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3個案例被評為2021年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市商務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近日,經國家相關部委和各省市推薦遴選,共選出2021年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54個優秀典型案例和49個入圍典型案例,重慶共3個案例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評為2021年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具體看來,重慶市商務委申報、商務部推薦的《重慶高位推動消費幫扶實現機制、政策、工作“三銜接”》和秀山縣商務委、秀山縣電商辦申報的《秀山縣構建“五大體系”破解“五大難題”以農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入選“2021年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優秀典型案例”,魯渝消費協作典型案例《讓“詩·橙”致富樹結出消費幫扶黃金果——“萬噸奉節臍橙進山東”》入選“2021年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入圍典型案例”。
高位推動消費幫扶
今年以來,重慶市商務委積極發揮重慶市消費幫扶牽頭部門作用,推動機制、政策、工作“三銜接”,結合商務職責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確保不出現大面積滯銷、不出現規模性返貧。
調整優化,促進消費幫扶機制有效銜接。優化領導機制,由兩位市領導為消費幫扶聯席會議召集人;優化調度機制,建立起月調度、月通報工作機制;優化動員機制,成立重慶市消費幫扶聯盟、重慶市電商幫扶聯盟、重慶市直播電商行業聯盟。
統籌謀劃,促進消費幫扶政策有效銜接。&&2021年市級層面消費幫扶100項重點推進工作,印發《關於推進實施農村商貿流通“六大行動”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意見》《關於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消費幫扶助振興”活動的通知》等政策。
對接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魯渝消費協作、市級幫扶集團幫扶、“一區兩群”區縣協同發展等機制,暢通電商幫扶渠道、産銷對接渠道、幫扶産品專銷渠道、直採直供渠道,築牢産業之基、流通之基、品牌之基、利益聯結之基,幫助脫貧地區農産品擴大銷路。
農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
近年來,秀山縣通過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將地處偏遠的劣勢和自然資源較好的優勢進行互換,促進産品變商品、勞動變勞務、收成變收入。
抓住“三個環節”,打造電商産業基地、建設電商加工中心、培育電商産品品牌,構建“一體化産業鏈”産品開發體系,有效破解“賣什麼”的難題。
布局“三個區域”,縣城建園區、鄉村布網點、平台拓外延,構建“線上線下融合”電商平台體系,有效破解“怎麼賣”的難題。
聚焦“三個節點”,打通“神經末梢”、發展“區域分撥”、實現“全國直達”,構建“三級物流網絡”快遞配送體系,有效破解“如何送”的難題。
採取“三種方式”,動態普訓、學校培訓、基地實訓,構建“專業化全過程”人才培訓體系,有效破解“誰來賣”的難題。
建立“三個機制”,資金扶持機制、一站服務機制、融合發展機制,構建“全方位無死角”電商服務體系,有效破解“不好賣”的難題。
萬噸奉節臍橙進山東
近年來,奉節通過與山東深入協作,跨越東西、千里攜手,將“萬噸奉節臍橙進山東”打造成“魯渝一家親,山城好味道”消費幫扶行動的特色活動。
提質增效樹品質,做大做強“站起來”。通過差異化選品、精細化管理、組織化供應,實施奉節臍橙提質增效行動,做強“從土壤到市場”完整鏈條。
健全機制強合作,築巢引鳳“請進來”。幹部互訪搭平台,企業聯姻同唱戲,政企聯動促長效,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幫扶模式。
産銷對接謀成效,揚帆起航“走出去”。堅持特色活動是途徑、健全渠道是關鍵、市場化運作是歸宿,推動消費幫扶工作走深走實。(記者 李華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