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在老地下黨員家門口聽宣講

  12月7日,榮昌區“五老”宣講隊在直升鎮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通訊員 劉汪洋 攝/視覺重慶

  “當年我為啥兩次榮立三等功?就是事事衝在前、做表率。”12月7日上午,嫋嫋薄霧中,89歲抗美援朝老戰士黎永華鏗鏘有力的聲音,從榮昌區直升鎮“紅色家園”後院傳出。

  這個地方曾是榮昌區老地下黨員張佐成家的院壩,原為土坯房。2010年,榮昌區在此建起兩層樓的四合院“紅色家園”,集中為本地老地下黨員及遺孀提供住所及照料。如今,這裡還居住着老地下黨員及遺孀共6人。

  黎永華身着軍裝,佩戴軍帽,胸前整齊挂着“中國人民志願軍”胸標和獎章。在講述戰爭故事之前,他向到場的約50名鎮村幹部、學生和群眾代表鄭重敬了一個軍禮。

  1952年,20歲的黎永華參軍入伍,趕赴遼寧,成為一名炮兵連戰士。1952年7月,黎永華赴朝,成為志願軍的一員。“我為啥要當兵?就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社會主義建設。我不怕死,怕死就不會去當兵!”黎永華舉起右手,露出食指突出的關節,那是被重型大炮腳架夾傷造成的。“收腳架的時候,關節被夾斷了,護士給了我一塊紗布,自己纏上後繼續戰鬥。”

  戰鬥中,一座橋梁被敵軍炸斷。黎永華和戰友奮戰三天三夜,爭分奪秒為前線修復了運輸物資的“生命之橋”。

  黎永華講完故事之後,直升鎮黨委書記鄭修兵接過話筒,系統宣講了六中全會精神。

  “黎爺爺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他是真正的英雄。”直升鎮中心小學4年級學生鄧珈萱第一次從抗美援朝老戰士的口中,聽到戰火紛飛年代裏革命先輩的英雄故事,更深刻地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種子悄然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我們要傳承直升鎮的紅色文化,發揚革命前輩奮勇向前的精神,以苦幹實幹響應黨中央號召,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聆聽宣講後,直升鎮萬寶村黨總支副書記高美&&,將在工作中,提高站位、扛起責任,推進科技興農、創意興農,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到老地下黨員的家門口聽宣講,感受肯定不同。”鄭修兵説,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以來,在“紅色家園”的後院已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0余場。這裡住着老地下黨員和遺孀,幹部群眾聽完宣講,時常會走上二樓,與老黨員們話家常,幫他們打掃衞生。老黨員們雖然年事已高,但不曾改變的初心本色,成為偉大建黨精神引人共鳴、薪火相傳的“鮮活教材”。

  截至12月7日,榮昌區已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113場。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