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區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新華網發(江北區城市管理局供圖)
新華網重慶12月7日電(曹妤)城市治理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在哪?如何有效化解城市管理中的難點、痛點,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在建設“智慧名城”的背景下,重慶市充分挖掘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領域的運用潛力,緊扣“大城智管”模式,城市“智”理全面提速。
以江北區為例,作為“全國首個城市管理智慧化應用範例”成果,該區加快推進智慧城管建設,依託智慧城管平台全力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今年年初,江北區全面開始打造智慧城管4.0,充分運用5G、人工智能、物聯網,破解傳統城市管理監管效率低、指揮協同弱等短板。11月20日,該系統正式建成上線,在全國率先孵化視頻智能識別技術行業應用,常見問題準確率達90%以上,實現對城市“看得見”的問題智能辦理。由最初的智慧城管1.0迭代升級,經過十餘年的實踐,江北智慧城管系統累計解決各類城市綜合治理問題290余萬件,群眾滿意度從過去的40%提升至現在的95%以上。
其實,智慧城管的“江北模式”是整個重慶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重慶在建設“智慧名城”的背景下,全力深化數據治理、智能應用,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智慧城管”建設,以數字化方式解決城市治理難題,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
依託大數據平台建設,市級智慧城管已對接全市範圍城市管理業務系統129個,實時監測下水道、化糞池等7600多個危險源運行狀態,三年來匯聚數據總量突破1.61億條,建成市政設施、城管執法、市容環衛等各類數據庫21個,在此基礎上梳理數據要素12153個,為新型智慧應用夯實數據基礎。
與此同時,以城市建成區網格化管理為基礎,重慶市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化數字城管智慧化升級,在全國首創研發了基於大數據的“城市管理視頻智能監查應用”,逐漸實現從人員密集型向智能密集型轉變。
目前,重慶市已在全國率先實行全市41個區縣數字城管同標管理和考核評價,全市數字化城市管理覆蓋面積1600平方公里,覆蓋率達95%,管理部件1011萬個,劃定單元網格6.45萬個,接入專業處置部門(單位)2165個,每年發現並處置城市管理問題約250萬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