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當日上午,“百年南濱”文化深度探秘活動在南岸區南濱路啟動。在文保志願者、重慶金牌導游童思斯帶領下,重慶市導游協會多位導游和社會組織代表等走進歷史文化街區、文物舊址,欣賞山環水繞的美景,品味非遺美食,深度感受到南濱路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魅力。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南濱路建設發展中心、重慶市南濱路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主辦,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承辦。活動中,童思斯帶領大家從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處舊址出發,踏上文化探秘之旅。在慈雲寺—米市街—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一棟棟文物建築經過修復,已經重新煥發生機,並逐漸得以利用。在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中,童思斯將新華信託儲蓄銀行舊址等文物保護單位的故事娓娓道來,讓大家感知到文物建築背後的故事,以及開埠文化對重慶的影響。
來到重慶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不少人第一次了解到重慶和故宮有着深厚淵源——抗戰期間,安達森洋行存放了3694箱故宮南遷文物,為保護國寶,傳承中華文脈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故宮博物院、重慶市文化旅游委、南岸區政府的共同推動下,重慶市經過文物建築修繕、周邊環境營造、多元業態呈現,將安達森洋行舊址片區的8棟建築打造為重慶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
在重慶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入口廣場上,可以看到崖壁上的“字水”題刻。“字水”題刻有何來歷?清代乾隆年間,巴縣知縣王爾鑒評定了巴渝十二景,其中,“字水霄燈”等四景在南岸江畔。“字水”的來歷是什麼呢?據介紹,長江與嘉陵江在此處交匯,形如古篆字“巴”,因此這一帶江水又被稱為“字水”。“字水霄燈”正是指這裡江水縈繞,映襯萬家燈火的景象。
文化探秘路程只有3公里,卻囊括了如此豐富而厚重的歷史文化,幾乎每個人都收穫滿滿,紛紛感嘆南濱路藏着讓重慶人驕傲和自豪的眾多“文化寶藏”。不少人説,今後也要帶親朋來南濱路深度感受歷史文化之美。參加活動的南岸巴渝公益支部書記代遠翔説,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把根扎得更深,才能走得更遠。每個重慶人都應該多了解一些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在一棟棟文物建築中觸摸厚重歷史,感受傳統文化的當代魅力,增強作為一名重慶人的自豪感。
主辦單位南濱路建設發展中心負責人張鵬説:“我們將定期在每個月第一個周末,面向市民開展‘百年南濱’深度探秘活動。這樣一段短短的旅程,彰顯着南濱路獨特的文化魅力,希望更多市民、游客來到南濱路打卡。”
據了解,市民可以通過“重慶市南濱路文化産業園”或“重慶老街”公眾號報名參加每月活動,還將有機會獲得主辦方精心製作的“廿裏南濱”文化手繪明信片伴手禮。
重慶日報記者 趙迎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