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走進鄉村看小康| 農旅融合激活泥溪鎮“一池春水”
2021年12月06日 17:15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2月6日電(李海嵐 劉衝 劉婷 姜涵玲)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作為重慶市開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試點鄉鎮之一,近年來,重慶市雲陽縣泥溪鎮堅持鄉村振興發展方略和農旅融合發展理念,通過培育壯大産業讓鄉村美得有保障,彰顯鄉土特色讓鄉村美得有內涵,持續激發農村産業發展新活力,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提檔升級”。

泥溪鎮木耳基地。新華網發(劉衝 攝)

  培育木耳 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初冬時節,冬耳陸續進入採摘期。來到泥溪鎮桐林社區的黑木耳種植基地,只見一排排青杠椴木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工人們正小心翼翼地挑選,隨後嫻熟地將其置於背簍中。這是泥溪最常見的一幕,也是最為喜人的一幕。

  “原來我住在山上,基本沒啥收入。這些年鎮上大力發展木耳,我們就近在這裡撿耳子,加上自己種的莊稼,一年收入有一兩萬元。”看著手中剛摘的木耳,工人劉紹珍一臉喜滋滋。

村民採摘木耳。新華網發(劉衝 攝)

  依靠綠水青山的生態資源優勢,泥溪鎮把一朵小小的黑木耳做成了獨具特色的大産業。打通産業扶貧路,統籌運用股權扶貧、資産收益扶貧等模式實現脫貧轉化、鞏固提高,今年以來,泥溪各村(社區)成立勞務公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機肥廠等企業,村社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前三季度完成862.98萬元,實現利潤161.78萬元,利潤10萬元以上的村(社區)達60%。

  “我們這裡産量、效益都比較可觀,農民在這裡採摘木耳,一年收入也有四千多元。”泥溪鎮桐林社區黨支部書記曾義鋒介紹,為了提升黑木耳的産品附加值,他們正在嘗試把木耳打成汁進行售賣。

  數字賦能 智慧農業“開花結果”

  柑橘産業園內,一個個橙黃飽滿的柑橘挂滿枝頭,散發着清甜誘人的果香。香菇産業園中,一摞摞圓柱形的菌包整整齊齊地躺在網架上,一簇簇新鮮的蘑菇正從裏面鑽出,煞是喜人。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泥溪産業融合園內的一塊小小電子顯示屏實時監控。

  “這就是我們的現代智慧農業檢測系統,通過智能監控、電子顯示屏和大量傳感器將園區的空氣濕度、溫度、土壤肥沃程度、環境監測數據及時匯總,經過全方位檢測、大數據分析後再適當調整,以適宜農特産品的生長環境。” 泥溪鎮黨政辦主任盧秋平一邊指着顯示屏,一邊介紹。

現代智慧農業檢測系統。新華網發(劉衝 攝)

  在泥溪鎮,智能化、大數據正在為當地産業發展賦能,依託農業物聯網、大數據、雲平台等新興技術,實行全程跟蹤管理,告別傳統種植農業“靠天吃飯”的宿命,農作物的生産效能大大提升。 直播帶貨 土特産賣得更好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産品是我們泥溪的名牌特産——黑木耳。這個季節的冬耳品質最好,吃起來口感Q彈……”在泥溪産業融合園二樓的農特産品直播間,幾名女主播正在向網友推介泥溪農特産品。

  依託産業優勢,泥溪鎮在産業融合園內建設了農産品加工、農産品電商展銷、食用菌菌種研發中心,將全鎮主要農産品生産、加工、銷售各環節,全方位、可視化地展現在游客面前。不僅如此,這裡的直播帶貨間,讓村民們的農産品通過互聯網真正走向五湖四海。

  “我們主要是想通過在網上直播做宣傳,進一步擴大泥溪農特産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逐步帶動産品銷量和農民創收致富。” 據泥溪鎮魚鱗村黨支部副書記兼綜合服務專幹田菊花介紹,目前泥溪鎮10個村社都分別有一名網紅進行直播帶貨,每年電商銷售額900余萬元。

電商直播農特産品。新華網發(劉衝 攝)

  農旅融合 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在黑木耳等産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以親近自然、感受田園生活為主題的鄉村旅游也在泥溪悄然興起。

  三峽農耕園位於泥溪鎮石缸村,是三峽地區首個以巴渝特色農耕文化為主題,集農業觀光、農事體驗、峽谷探秘、追憶鄉愁為一體的旅游景區,2021年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

  “在這裡,游客們不僅可以享受田園生活,還可以親身體驗扶犁開耕。”據三峽農耕園負責人梁兵介紹。此外,無論是從流轉土地中獲得收益,還是在農耕園從事管護、服務等工作,都能實實在在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泥溪産業融合園。新華網發(劉衝 攝)

  近年來,泥溪鎮以漸進、跨界的方式改造農村産業,打造“農業+旅游”農旅融合新業態,以農旅融合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將田園變公園、園區變景區、産品變精品,最大限度挖掘農村增值潛力,讓綠水青山變為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特色農産品連上了互聯網,創新經營模式讓好産品賣出了好價格,産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村民們思想上的轉變,農業資源變資本,致富增收成為現實。如今,泥溪鎮的黑木耳、香菇、烏梅、柑橘等特色産業遍地開花。而在未來,泥溪鎮還將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構建“三園三帶”産業發展格局,以融合平台建設、基礎設施提升、銜接試點示範等為着力點,加快建設有風貌有品位的新農村、打造有品牌有效益的新農業、培育有本領有情懷的新農民,奮力實現泥溪産業興、農村美、農民富。

編輯: 陶玉蓮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3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