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推動共同富裕

  訪談嘉賓:

  市發改委主任 董建國

  黔江區委書記 徐江

  武隆區委書記 何慶

  秀山縣委書記 向業順

  12月3日,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召開。會議提出,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推動共同富裕,統籌抓好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統籌抓好産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統籌抓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譜寫渝東南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渝東南地處武陵山脈,是我市唯一集中連片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如何為這一區域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與完善的公共服務産品,促進區域發展,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各區縣如何因地制宜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12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邀請相關部門和區縣負責人做客重報圓桌會進行探討。

  統籌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公共服務短板

  市發改委主任董建國&&,長期以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制約着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強化統籌統攬、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力度,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明顯提升。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要求,埋頭苦幹、久久為功,持續抓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不斷滿足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

  基礎設施方面,我們將把交通建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持續拓展大通道、暢通主動脈、完善微循環:一是將更加注重互聯互通,加快實施對外大通道聯通工程,提速建設多向出渝通道、拓展與主城都市區和渝東北的連接通道,力爭明年一季度開工渝宜高鐵,加快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建設,支持黔江武陵機場、重慶仙女山機場拓展航班航線;二是更加體現循環高效,全面推進國省道提檔升級,建好區縣間快速連接通道,豐富支線連接路、園區路和産業路;三是更加凸顯快進慢游,完善公路沿線、客運樞紐、沿江碼頭等服務設施功能,加快構建以主要旅游景區和區縣城、重點鎮等人口集散地為重點的旅游交通網絡。同時,將協同推進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打造水電、風電清潔能源基地,推動烏江白馬航電樞紐工程、黔江麒麟風電等一批重點項目盡快建成投用,科學有序推進抽水蓄能建設,努力構建綠色高效能源體系,將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公共服務方面,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公共服務均等化,統籌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一是在加快教育事業發展上下更大功夫,切實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支持區縣城和中心鎮聚力打造一批優質中小學,大力發展民族區域特色教育、建設一批民族教育特色學校,深入推進産教融合,新建一批職業院校;二是加快補齊醫療衞生資源短板,加大優質醫療服務供給能力,着力提升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綜合實力,支持具備條件的創建三級醫院,完善公共衞生體系,織密公共衞生防護網,加大急需短缺人才、屬地化醫學專科生、全科醫生、基層醫務人員招聘和培訓力度;三是強化養老服務保障,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和功能完善,加強普惠性養老服務,創新開發康養産品,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産業深度融合。

  走深走實“四型”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們將緊扣‘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新定位,走深走實‘四型’高質量發展之路,跑出競合、差異、協同發展的加速度。”黔江區委書記徐江&&,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召開後,黔江必將進一步開啟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

  “要毫不松懈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個首要任務。”徐江説,作為武陵山區首批脫貧摘帽區縣、全國首批脫貧攻堅交流基地,黔江將大力發揚脫貧攻堅精神和新時代“黔江精神”,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在“穩得住”和“能致富”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切實擔負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賦予的中心使命,在推動渝東南乃至武陵山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上體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着力通道“補缺、加密、提速”,加快打造武陵山區綜合交通樞紐。增強教育、醫療、旅游集散功能,立足渝東南唯一的兩所高職院校、3所市級重點中學等發展基礎建設渝東南教育中心;完善渝東南唯一的三甲醫院、全市規模最大的民營醫院等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加快建設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協同構建大武陵國際旅游目的地。

  用好城市峽谷峽江“世界罕見、全國唯一”的獨佔特色,項目化打造“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分步推動“臨空片區—峽谷景區—文體産業園—高鐵片區”帶狀區域發展。加快構建“一心一軸三片”城鄉發展格局,堅持“山水、人文、城鎮”多維融合,建設一批具有山地風光、民族風情、地方風物的特色小鎮。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分層分類示範,加快把太極鎮建成全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示範鄉鎮,高標準打造“一強二美三新”幸福大美鄉村,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

  擦亮生態底色寫好綠色答卷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要“統籌抓好産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武隆區委書記何慶&&,武隆將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經濟,把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走出一條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塑造旅游國際化新標杆。抓住用好航空高鐵時代到來的機遇期、窗口期,全面推進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堅持高起點做好規劃布局、高質量做新産品業態、高標準做優服務品質、高水平做響市場品牌,做精做美生態觀光游、做大做強康樂養生游、做興做旺文化體驗游、做深做細度假休閒游,加快構建千億旅游主導産業,打造國際山水人文旅游的首選目的地之一,讓武隆成為全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拓寬綠色發展新路徑。推動一二三産業主動“+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多元發展桑産業,做大生態畜牧、高山果蔬、高山茶葉等品牌農業,全力創建“全國有機農産品基地”示範區;做強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旅游裝備等生態工業;做優國際知名酒店、餐飲、會展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綠色産業體系。

  繪就美麗城鄉新畫卷。緊扣“神奇山水、夢幻田園”價值定位,突出生態田園特色,傳承民俗文化本色,擦亮綠水青山底色,不斷提升城鄉宜居宜業宜游功能品質,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全域大花園。中心城區着力限高、退距、親水、增色、添香、賦文,構建“街區+”“樓宇+”“濱水+”城市休閒旅游體系,沿喀斯特文化休閒中心、體育館、渝懷復線武隆站至烏江岸線打造標誌性文旅街區和城市客廳,傾力打造聞者嚮往、來者依戀、居者自豪的國際精品旅游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答好共同富裕時代課題。

  建好渝東南“橋頭堡”城市

  “這次會議,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渝東南片區發展的親切關懷、殷切希望,進一步深化了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發展定位、路徑抓手,更加堅定了我們發揮優勢、特色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秀山縣委書記向業順&&。

  作為渝東南橋頭堡城市,秀山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統籌抓好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着力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和産業帶動能力,加快建設武陵山區腹地、渝湘黔鄂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打造武陵山區踐行“兩山論”樣板,努力在譜寫渝東南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中主動作為、展現擔當。

  注重功能提升,加快推進城鎮建設。將城鄉全域作為有機整體進行規劃布局,以城市為載體、産業為支撐、項目為抓手、企業為主體,加快創建市級高新區,提升城市集聚要素、配置資源、發展經濟、提供服務的功能。到“十四五”末,建成“30平方公里、30萬人”的宜居宜業宜游城市,實現産城景文深度融合,帶動城鄉全域整體發展。

  注重特色打造,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發揮“一心、兩鎮、三帶”示範作用,沿交通幹道實施生態美化、村莊靚化、農業産業化“通道三化”工程,在三産融合發展、人居環境改善、鄉村綜合治理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彰顯特色,力爭出經驗、立標杆,努力成為四省市結合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典範。

  注重協同聯動,努力帶動區域發展。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着力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推動渝湘高鐵黔江經秀山至吉首段開工建設,構建“一環六射”高速公路網和縣域“兩環五射多連線”骨幹路網,實現“半小時秀山,兩小時重慶中心城區和周邊省會城市,4小時東南沿海城市群”目標,率先打造渝湘黔邊城協同發展合作區,聯動武陵山區腹地周邊地區協同發展。

  主持人:

  重慶日報記者 羅蕓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3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