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一早,大巴山間的晨霧還未散開,重慶市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南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技術員林小松和隊員,已經到了鑽探現場,他們要趁最近晴好的天氣,向地下200米鑽探,以便查清地下水水文地質情況。
前段時間,4名野外地質調查人員在雲南哀牢山殉職一事引發關注。地質調查人員做些什麼?上游新聞記者對話重慶地質調查人員。
他們一年有大半時間在野外開展工作,工作區地處大巴山渝、陜、鄂交界地帶,山大坡陡、峭壁林立、峽谷眾多,來看看他們的這些日常。
跋山涉水
水文地質調查是地質人員的工作內容之一。渝東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且難度大,工程性缺水情況嚴重,開展水文地質調查就是解決這一系列地質環境問題的開端。
2020年6月,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重慶市長江經濟帶1:5萬巫溪縣幅、西寧橋幅水文地質調查”項目進行公開招標,重慶市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南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下稱:南江地質隊)承擔起這一項地質調查工作。
該項目負責人、南江地質隊技術員劉邦顯介紹,一項地質調查工作的開展,往往需要經歷大量繁複的準備工作。以此次承擔的項目來説,從收集項目資料到進駐巫溪,他們用了近2個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我們主要是收集項目的基礎資料,包括收集工作區最新的圖件,對區域地質環境進行分析,規劃設計調查線路,佈置水文地質剖面測量線路,出組前技術培訓、技術和安全交底,開工申請備案等等。”
水文地質調查要做什麼?劉邦顯也給出了答案:根據項目要求不同,所做的工作也有所差異,主要圍繞水文地質調查展開,查明工區地下水水文地質條件。他們需要做的工作包括:遙感地質解譯、1:5萬及1:1萬專項水文地質測量、1:5000及1:12000水文地質剖面測量、水文地質鑽探、物探測試、水文地質動態長觀、示蹤試驗、岩礦測試等。
“簡單來説,像人口普查一樣需要對調查區域實現全覆蓋,然後進行分析和探測。按照項目要求,我們調查密度大約為一平方公里一個調查點,項目地質調查組一共有10人,3~4個小組,每3人為一組,於2020年8月進駐巫溪。”劉邦顯説,去年8月初,他們開始了第一輪地質調查,也就是跋山涉水之行。
起早貪黑
在地質調查階段,大山深處的水文點需要隊員們用腳去丈量、探尋。
此次調查區域地處大巴山東段南麓的渝、陜、鄂三省(市)交界處,地貌以山地為主,境內山大坡陡,峭壁林立,溝壑發育,峽谷眾多。
“如果不趕早出發,一天時間恐難完成一個點位的調查。”劉邦顯説,他們將駐地設在巫溪縣城附近,每天出發前一晚會規劃好調查線路,一般驅車前往,遇到車輛無法通行的小路時,再以小組為單位步行進山。
進山之前,地質隊員通常會準備好工具箱和物資背包。“工具箱主要裝有羅盤、地質錘、溫度計、水質檢測儀、三角堰、水樣壺等專業工具;物資包一般備有地圖、記錄本、防暑降溫藥及防蛇蟲藥,飲用水和必備乾糧等等;此外,隨行的車上一般還備有急救箱。”
“野外工作與室內工作相比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沒有周末,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只要天晴就要幹活。”劉邦顯説,夏天5點多就從駐地出發,冬天7點多出發,一般會在天黑前下山,回到駐地再整理文字記錄。
12月4日早上8點多,當大多數上班族正在享受一個慵懶的周末時,林小松已經和隊員從駐地到達了巫溪縣徐家鎮的一個鑽探現場。
“一年有大半的時間在野外,上一次回家還是國慶節,現在鑽探工作差不多還要一個月才能完成。”從業11年的林小松深知,野外工作要“看天吃飯”,而時間就是項目的生命線。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了地質調查,正在進行鑽探,查清地下水水文地質情況。
和野生動物“打交道”
巫溪大寧河沿線高山峽谷地貌,河谷兩岸多為懸崖絕壁,水文調查區內海拔標高大多在800~1400m,其中官山林場、貓兒背林場多在2000m左右,最高海拔位於西寧橋幅寧廠鎮官山林場內牛棚子附近山脈,標高2605.20m。
這些看似常規的自然環境,對地質人員來説卻是考驗,滾石、滑坡、溶洞、趟水過河,找不到路的情況時有發生。從事16年地質調查工作,經驗豐富的劉邦顯也不例外。
“有次在渝鄂交界的白鹿鎮,地圖上有一處水文點,但我們找了一天就是沒有,第二天又找了以前住山上的老鄉帶路。”劉邦顯回憶,經驗豐富的老鄉帶着鐮刀,在灌木叢和雜草中尋找到一條路,水文點就在前方不到一公里處,但到達要經過一處崖壁,必須手腳並用才能通過。
“為了安全,我們最後選擇走到山溝低窪地帶再上山,往返了四個多小時,直到下午三點才在老鄉家裏吃上麵條。”劉邦顯説。
對於這些困難,劉邦顯説起來有些稀鬆平常。多年的野外工作經驗,他們找到了大自然的規律:天黑前下山,雨天不上山。
而在野外工作,難免和野生動物“打交道”。如果遇到蛇、野豬,仍會令隊員們“心驚膽顫”。
去年9月,林小松和隊員張忠燚就在官山林場的一條小路偶遇了野豬。“野豬大概有100多斤,全身黑,我們看到就趕忙跑到了公路上。”林小松説,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最後繞道了幾公里才找到水文點,完成調查工作。
上游新聞記者 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