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川渝實施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 明年預計“上雲”企業達35萬戶

  記者從川渝兩省市發改委獲悉,兩地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製造業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加快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基地,取得積極成效。

  重慶、四川兩省市在省級製造業專項規劃起草過程中,圍繞製造業專項規劃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空間布局、重大項目等內容,進行了全流程深度銜接,統籌謀劃共同目標。

  兩地發揮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重慶)等設施優勢,編制《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並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成為繼長三角之後國內第二個跨省區域的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圍繞網絡基礎設施、平台體系、安全保障體系、産業支撐、融合應用、生態體系等6大領域,紮實推進19項具體工作任務。到2022年,將累計建設20個二級節點,培育20個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推動建設500個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的新模式項目,“上雲”企業達到35萬戶,工業互聯網相關服務企業達1000家,基本建成具有示範效應的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在推進汽車産業高質量協同方面,依託兩省市汽車産業基礎,共同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産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通過聯合開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攻關,聯手打造車聯網和高速公路車路協同等應用場景,聯手推進氫燃料應用示範。聯手推動兩省市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互配互供等舉措,力爭到2025年兩省市汽車産量、行業産值分別突破300萬輛和6000億元,共建高水平汽車研發生産製造基地,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生態。

  此外,兩地還共同推進電子信息産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共同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子信息産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編制《川渝電子信息産業“十四五”發展布局及産業鏈全景圖》,上線川渝電子信息産業重點産品産業鏈供需對接平台。通過共同構建富有活力的集成電路生態圈、共同提升新型顯示産業協作配套能力、共同促進智能終端産品更大規模集聚、共同促進軟體産品特色發展、共同布局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建設等系列舉措,預計到2025年兩省市電子産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産業集群。

  目前,川渝來兩地已完成榮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綦江工業園區、兩江新區魚復工業開發區,隆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宜賓三江新區等首批20個産業合作示範園區認定授牌,積極探索兩省市出資共建産業合作園區模式,不斷完善協同創新、工業設計、檢驗檢測、人才培養等方面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力爭在産業合作園區內率先實現“准入同標”“要素同價”“服務同質”。

  上游新聞記者 陳瑜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1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