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3日電 12月3日,重慶市2021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舉辦。
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由教育部推動和指導,是引導推動各地持續開展全民學習、終身學習,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特色品牌。重慶自2010年首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舉辦以來,積極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全市已有35個區縣建成全國或重慶市社區教育示範區(實驗區),建成重慶終身教育網和10余個區縣數字化學習平台,匯聚了10萬餘門公益課程,訪問量達到了330多萬人次。
同時,重慶依託各區縣、鄉鎮、村居逐級建立社區學院38所、社區學校811多所、社區學習中心10000余個,構建了四級辦學網絡,實現了社區教育目標,為統籌開展城鄉社區教育,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開幕式上,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鄧沁泉就全民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提出了四個方面工作要求:
弘揚主旋律,不斷形成全民終身學習新動能。持續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和“百年輝煌,我心向黨”系列主題活動,積極發掘紅色文化、抗戰文化資源,創新傳承好紅岩精神,引導全體市民深刻理解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史,弘揚浩然正氣,激發繼往開來、奮發有為的昂揚鬥志。
抓好主陣地,努力提供全民終身學習新路徑。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是全民終身學習的主陣地,要大力推進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使學校教育從單純傳授知識的教育,逐步向為學習者終身學習打基礎的教育轉變。
聚焦主問題,積極應對全民終身學習新情況。人口老齡化是終身教育亟待破解的新問題,要依託社區教育辦學網絡,切實辦好家門口的老年學校;努力搭建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服務平台,積極開展各類“智慧助老、康養結合”培訓。
暢通主渠道,大力營造全民終身學習新氣象。要立足大教育視野,融合和統籌各類文化教育活動,實現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則,切實辦好社區學院、老年學校,逐步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開放式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大力開展全民終身學習的宣傳報道,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重慶市各區縣“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也將在開幕式後陸續啟動。活動期間,重慶將面向廣大從業人員、社區居民、老年人群,廣泛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講座、培訓、觀摩、座談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學習宣傳活動、文化藝術活動和學習支持服務,提高全民終身學習的參與率和滿意度,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