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採樣護士累得睡着了 小區群眾悄悄為她蓋上被子

  十一月四日,朱新(右一)出發去臨時檢測點。特約攝影 秦廷富\視覺重慶

  輕手輕腳地將棉被蓋在累睡着的防疫人員身上,又細心地將被角掖好……這幾日,一段“抗疫醫護累睡着,業主暖心蓋棉被”的視頻在網絡上刷屏,11月9日,經多方&&,重慶日報記者找到了視頻中的主角——北碚區中醫院耳鼻喉科護士朱新。

  “當時睡得有點迷糊,突然感覺很暖和。”朱新説,半小時後,當她看到身上的小花被,感動得都快哭了。

  將孩子託付給親戚,她奔赴採樣一線

  “核酸採樣、穿脫防護服,這些都是日常工作,心裏有準備”

  32歲的朱新沒想過自己會火,她平靜地講述了這段故事。11月4日下午4點多,當天休息的朱新正準備出門接孩子放學,護士長胡曉莉的電話來了:“醫院需要抽人手去臨時檢測點採集核酸樣本,你能否盡快到醫院?”

  “好!”朱新立即答應,並打了兩個電話。一個電話打給親戚,讓她幫忙接孩子;另一個電話打給丈夫説“醫院有事,我去忙了,歸期待定。”簡單交代一番,朱新就急匆匆地趕往醫院。

  當晚6點,朱新抵達醫院,與同事們一起忙碌起來。換衣服、領物資,喝了一袋醫院特意熬製的預防感冒的中藥,就坐上大巴車前往臨時採樣點。

  “當時你緊張嗎?”記者問道。朱新點點頭,又搖搖頭,“核酸採樣、穿脫防護服,這些都是日常工作,心裏有準備。”

  兩人一組負責採集核酸,寒冷是最大的挑戰

  “消毒水噴在手上最初覺得涼,後來幾乎就沒有感覺了,冷得麻木了”

  當天晚上11點,朱新被分到了北碚區蔡家崗街道金科城59區臨時檢測點。一切準備就緒,核酸檢測開始了。

  朱新與27歲的卓婉婷一組,考慮到卓婉婷年齡比較小,朱新決定由她先採樣。“因為採一個就要消毒一個,手也要消毒。”為保持姿勢的靈活性,朱新只穿了一件長袖T恤、一件背心和毛衣。

  “您好,請摘下口罩……”“啊……張嘴,頭不要太往後仰。”同樣的話語、動作,朱新重復了不知道多少遍。

  夜色越來越濃,氣溫越來越低。“估計就10℃左右,消毒水噴在手上最初覺得涼,後來幾乎就沒有感覺了,冷得麻木了。”

  朱新説,臨時採樣點設置在兩棟居民樓中間的開闊地帶,方便居民也符合防疫要求,但這也導致採樣點風特別大,裹着防護服也無法抵擋寒意。特別是到了深夜,人又餓又冷。

  熱心群眾送來暖心棉被

  “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卻收穫了這麼多人的關心和愛”

  一整夜後,11月5日,採樣工作仍在繼續。中午1點多,排隊做核酸檢測的居民也只有少量幾個人,同事建議朱新休息一會兒。一再確認沒問題後,朱新找了一個角落,鋪上兩塊紙板,裹着防護服躺下,打算瞇一會。

  “你在椅子上坐一會兒吧。”看到朱新就紙板躺在地上,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端來了一把椅子讓朱新休息。

  “不用不用,我坐了你們還要消毒,太麻煩了。”朱新連忙擺手,可工作人員還是堅持把椅子留下了。

  朱新實在太困,就這麼躺在椅子上睡着了。雖然朱新在休息前就進行了全身消毒,但她仍然將雙手抱在胸前,防止觸碰他人。迷迷糊糊之中,她覺得很暖和,她説,“回想起來只覺得那天的椅子很暖,就像在家裏一樣。”

  原來是一位熱心的居民抱來兩床被子,她用一床軍綠色被子輕輕地將朱新包裹起來,將另一床花被子蓋在朱新身上,還細心地掖了被角。

  眼見熱心居民來送被子,採樣點裏的志願者范阿姨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幕,併發到業主群裏。“看得眼淚水都包起了”“醫護人員辛苦了”……業主群一下子就“炸”了,並有業主將這段視頻發到了網上。

  “醒來後,看到身上的兩床被子,我感動得都要哭了。”朱新説,核酸採樣時,居民們都很配合,也很積極,幾乎每個人做完都會説一聲“謝謝”,有的居民還送來了麵包、牛奶。

  “堅守崗位是我們的職責,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卻收穫了這麼多人的關心和愛,我非常感動。”朱新説。

  據了解,自11月4日21時起,北碚區在蔡家崗街道、童家溪鎮、施家梁鎮轄區擴大核酸檢測範圍,啟用核酸採樣點101個、採樣&192個,670余名醫務人員開展現場採樣、轉運和醫療保障任務,公安、機關幹部、村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1000多人火線支援,累計採樣20.41萬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4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