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山城掃街人:用腳步去丈量歷史 用行動去守護文化

  不久前剛在“互聯網+”大賽上以重慶文創主題脫穎而出的陳子遊,是《老重慶記憶路書》的插畫組組長,《老重慶記憶路書》出版至今被眾多文物保護愛好者視為“掃街寶典”,陳子遊告訴記者,“其實我很早就對參與重慶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的工作向往已久了,在《路書》的編輯人員中擔任插畫組組長也是充分發揮了我的專長。”在陳子遊看來,總隊一直以來“用腳步去丈量歷史,用行動去守護文化”的行為本身就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

  這群“掃街”的志願者

  重慶是座歷史文化名城,經過3000余年的積淀,在廣闊的巴渝大地上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巴渝文化。而抗戰時期留下的紅色記憶,也為重慶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被仔細封存的古董器物到盡人皆知的地標建築,從韻味悠長的老街古巷到戰爭遺留的沉重遺跡。這個城市曾經的故事、延續的歷史都封印在眾多文物中,隨歲月流傳。

  2012年,在重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委會的倡議下,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隊成立了。曾經,重慶的文物保護愛好者只能通過松散而缺乏組織的“重慶老街歷史文化群”進行交流,而服務隊裏最早的一批志願者正是出自于這個群,他們最初的想法也僅是痛心於部分文物古跡的消逝,希望為保護文物盡一份力量。作為民間的文物保護組織,即使面對資源和活動方面等多重困難,他們仍然鍥而不捨。幾年下來,這支文物保護志願者隊伍不斷擴大,他們為保護文物所做的事跡也逐漸為人所知,令人感動。

  行走在山城古老痕跡中

  “我們走過的路,掃過的街,那都是有歷史溫度的。我們把所追尋的歷史文化編成一本書,把這種溫度傳遞給更多的人。”提起曾經多次參與的“掃街”活動,《老重慶記憶路書》的插畫組組長陳子遊感慨良多。

  回憶往昔,陳子遊告訴記者:“其實以前我就是一個對重慶的陪都文化比較感興趣的人,那時候有個愛好,就是經常獨自背著個包出門探訪那些老建築,帶著我的繪圖本為那些歷史遺跡作畫。我經常在那些文物古跡附近遇到一群做著和我類似事情的人,也是寫寫畫畫記錄這些古建築。我感覺我和他們志趣相投,就漸漸地有所交流,了解到他們原來屬于一個叫文物保護總隊的組織。我發現他們的公益性很強,成員們那種對文物保護的熱忱也著實讓我震撼。于是我提交了申請,成為了總隊的一員。”

  在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重慶老街歷史文化總群等稱謂尚未正式確立的時候,最早發起文物保護活動的一群人便是自稱“掃街群”。其中的“掃街”意即發動文物保護愛好者去老街老巷探尋調查,為傳統文化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奔走呼告。“掃街”是總隊成立的基礎,也是將這群可愛的人聚集到一起的契機。

  幾年來,掃街的隊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他們持之以恒組織群友探訪遺存在人們記憶中的眾多重慶歷史角落。不管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寒風凜冽的冬天,陰濕路滑的雨天,他們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過。他們探訪重慶的名人舊居、老街老巷、傳統村落、抗戰陪都遺跡、工業建築遺跡,大大小小的“掃街”活動幾百次,參加人數上萬。他們通過掃街走訪、記錄有價值的歷史遺址,將受到破壞的文物上報給管理部門並監督修復工作。行走中留下的體會感想,珍貴的圖片影像也為舉辦文物建築攝影展、編輯年鑒、編輯《老重慶記憶路書》等後續宣傳工作提供了重要素材。“掃街”可以説是每個重慶文物保護志願者的共同記憶,也是維係這個民間群眾組織活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山城的歷史上,最濃重的一筆當是陪都時期,這段歷史也是陳子遊最感興趣的。隨隊掃街的過程中,令他印象格外深刻的幾個地點之一便是重慶市政府打造的首個抗戰遺址公園——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提起李子壩可能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穿樓輕軌吧,但公園其實也是很美的,周圍很靜謐,適合悠閒漫步。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這裏還滿是抗戰的硝煙。”陳子遊介紹説,“不知道是否有人記得李根固,他的公館舊址就在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裏面。那是一位川軍抗日名將,

  背包客不是苦行僧

  11月初的山城,涼意漸濃,細雨連綿。記者手捧《老重慶記憶路書》,傾聽著插畫組組長的講述,倣佛那些結伴而行的身影仍在雨幕中繼續向前。當記者問及“掃街”路上未曾言及的艱辛時,陳子遊微微一笑:“其實也説不上辛苦,畢竟我們是背包客、是旅行隊,又不是苦行僧。”他告訴記者每次掃街都會有周密的組織,包括在群內核定行程,通知注意事項,準備相關器材等等。還會有專門的領隊老師帶隊,提醒大家根據現場的天氣、路況等提前做好準備。

  “當然準備得再多也有突發情況。”説到這裏陳子遊似乎頗有感慨,“記得之前有一次去黃葛古道的時候隊伍在路線上産生了分歧,加上山裏潮濕多雨,我們被迫滯留了很久,最後取消了那次活動。”相比于被陳子遊一笑帶過的現實情況,他更為憂心的還是文物消亡的危機。2015年10月29日,位于重慶渝中區、見證了重慶近代100多年發展史的老建築“江全泰號”一夜之間被火燒成空殼,令人無比痛心。諸如此類文物遭到破壞的情況比比皆是。對此陳子遊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文物保護工作還是需要更多老百姓自發參與和實踐。與此同時,他和他所在的總隊也正在加強宣傳,爭取讓更多人看到總隊的工作,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文物保護的隊伍。

  “山城人克服困難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在無數久遠的歲月裏,他們一代又一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從對抗險惡的自然環境,到撐過連綿的戰火年代,再到如今面臨文化流失的危機,是山鍛造了山城的韌勁,是山城的特質滋養了頑強堅韌的山城人。”陳子遊最後鏗鏘有力的話語,講出了這支隊伍共同的理念。八年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他們的汗水已經結出豐碩的果實。他們不計報酬、不求名聲,完全出于對山城的熱愛和對文化底線的堅守而行走在文物保護戰場的前線。“守護山城文化,我輩義不容辭!”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4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