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西部數字出版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們對數字出版的認識,未知遠大於已知。如果西部省區市抱成團,通過合作探索數字出版高質量發展之路,那麼我們對數字出版的理解將會逐漸深入。”10月19日,首屆西部數字出版年會在重慶市南岸區開幕。在當天舉行的行業對話環節,重慶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邱振邦的一席話引起不少與會嘉賓共鳴。

  參與首屆西部數字出版年會的企業,來自西部地區12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既有在出版行業耕耘數十年的傳統出版企業,也有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新興出版企業。多家企業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盛會將共同推動西部數字出版業高質量發展。

  西部數字出版業現狀如何?西部數字出版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會專家深入探討,並積極建言獻策。

   蓬勃發展

   形成較為完整産業鏈條

  當日,華略研究院院長吳江文受年會組委會委託發布《2020-2021年西部數字出版業發展報告》。從這份新鮮出爐的《報告》中,可以感受到西部數字出版業正蓬勃發展。

  《報告》指出,重慶兩江新區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和陜西西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成為本地區數字出版企業的聚集地和新興數字出版企業的孵化地,帶動本地區數字出版業協同發展。

  着眼全區域,西部數字出版業形成了包括研發、內容創意、版權交易等環節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産業鏈條,內容産品涵蓋數字閱讀服務、數字教育出版服務、網絡音視頻讀物出版服務等主要類別。圍繞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數字出版産品和服務,打造了一批優秀的數字出版精品,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甘肅等省區市12個數字出版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數字出版精品項目推薦計劃。

  特色鮮明

  數字出版産品講好本土故事

  西部地區打造的數字出版産品具有濃郁地域特色,體現了數字出版在服務大局、服務群眾中的新作為。

  如重慶應龍互娛開發的《故鄉記憶》在洪崖洞、十八梯、磁器口等地取景,打造出一款渝情渝味的游戲;重慶天健互聯網出版公司的“中國音樂史”數字閱讀體驗服務平台,將出土樂器的音響與傳世古曲的早期名家或樂社的演奏錄音等歷史資料數字化、數據化處理,提升了用戶閱讀體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融合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徐天水曾擔任“面向海上絲綢之路的漢字文化綜合傳播平台”“‘百字傳習’漢字動畫(500集)”等5個國家資助數字項目的實施負責人。他説,“‘百字傳習’漢字動畫(500集)”每集以輕鬆有趣的故事為開端,呈現漢字的原初形態,由形及義,形象認知,幫助兒童系統學習、深入理解,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錯位布局

  打造西部地區數字出版業集群

  在看到成果的同時,也要直面問題。《報告》指出,西部地區數字出版業融合發展動力有待提升、區域性協作有待增強、共享型平台有待構建、融合型人才有待增加。

  基於此,《報告》對西部地區數字出版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在建立區域協作機制方面,協同數字出版産業布局,充分發揮省區市資源稟賦,錯位布局,避免區域內同質化競爭。

  在建立協同發展共享型平台方面,打造一批區域性共享研發平台,完善西部數字出版(內容)産業聯盟運行機制,完善西部數字出版業年會運行機制,提升西部數字出版在全國數字出版的影響力。

  “西部省區市應立足西部,放眼全國,攜手並肩,助力數字出版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出版研究所所長王飚説。

  嘉賓聲音>>>

  用戶需要怎樣的數字出版産品

  本報記者 劉一葉 趙迎昭

  在10月19日在渝舉行的首屆西部數字出版年會中,方正電子數字出版産品事業部總經理高國連等業界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分享了數字出版業的從業經驗,讓觀眾感受到數字出版産品和大眾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方正電子數字出版産品事業部總經理高國連:

  智能技術讓編輯從繁重的編校工作中解脫

  “由王選院士主持研製的漢字信息處理與激光照排系統實現了我國出版印刷行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和電’的信息技術革命。期待再用幾年時間,中國出版行業可以從傳統的手工編輯模式進入到智能化編輯模式。”高國連説。

  據了解,方正智能審校雲服務(以下簡稱“方正智能審校”)是面向出版社、期刊社、媒體、政府公文等用戶量身打造的一項專業審校服務。

  “圖書編輯的壓力普遍很大,這項服務可以高效、準確地檢查並處理稿件中簡單且低級的錯誤,提高編輯審稿效率,讓編輯從繁重的編校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關注稿件的文化性、藝術性等深層次問題,助力出版社提質增效。”高國連説。

  中文在線常務副總裁謝廣才:

  大力扶持優質IP轉化

  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推出了“網文連載+IP輕衍生同步開發”內容創作新模式,致力於幫助作者實現衍生一體化全面開花,滿足Z世代(1995至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快節奏視頻化的內容消費需求。

  “新的發展形勢也對中文在線等數字出版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謝廣才説,在新形勢下,平台應進一步發揮引導作用,對用戶喜聞樂見的優質産品進行孵化。在這個方面,該公司不僅打造了網絡文學作家培訓基地,對內容進行深耕,還對優質IP進行動漫、網游、影視等産品形態的轉化進行大力扶持。謝廣才説,應努力培育更先進的檢測技術,並提升正版平台的閱讀體驗,讓網民逐漸養成閱讀正版文學作品的習慣。

  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閱讀服務與數字運營中心副主任王廷鵬:

  打造“眼讀、耳讀、心讀”為一體的立體閱讀

  “出版不僅僅是文化傳播,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引領,重要的是價值的生産和傳播。”王廷鵬説。

  當下的閱讀已呈現出移動化、社交化和視頻化趨勢。針對這一現象,王廷鵬&&,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服務,僅有優質的內容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內容與服務已經融為一體,只有“內容+技術+服務”,才能實現“智慧教育”。

  讀者出版打造了“讀者·新語文”閱讀寫作教育融媒體平台,將旗下優質的語文資源音頻化、視頻化、微課化,讓語文學習可讀、可聽、可視、可交互,真正把閱讀變成“眼讀、耳讀、心讀”為一體的立體閱讀。

  王廷鵬認為,真正好的語文教育一定充滿美學韻味,是用鮮活生動的文字來提供美好的生命體驗,服務於人的教育。

  本報記者 趙迎昭 劉一葉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7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