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國慶假日,“領頭雁”們有點忙

  國慶長假讓很多人慢了下來。宅家、進電影院、近郊出游……大家享受着難得的閒暇時光。

  然而,在我市的廣大基層,換屆後新上任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們,卻一直在奔忙。

  保節日平安、抓經濟發展、為群眾服務……“領頭雁”們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奮戰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

  以自己的辛勞換來節日的安寧祥和

  10月7日下午4點,沙坪壩區磁器口洪水超警戒水位0.3米,水勢總體平穩。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蔣世佳稍微松了一口氣。

  今年國慶節,是磁器口景區擴容提質、煥新蝶變後迎來的第一個大假。獲悉10月6日嘉陵江3號洪峰將過境磁器口,蔣世佳帶着社區工作人員,一直在江邊堅守。

  “賓大姐,洪水又要來了,快點搬東西了哦。”每逢嘉陵江洪峰過境,磁器口九妹飯莊門店幾乎都會被水淹。10月6日一大早,洪峰過境前,蔣世佳緊急通知飯莊負責人搬離。為盡量減少商戶損失,他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幫助飯莊搬運店內物品,查看店內斷水斷電斷氣等情況。飯莊裏的人員和物資安全撤離後,蔣世佳又帶着志願者到江邊巡邏。

  國慶期間,每天早上7點過,渝中區朝天門街道棉花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唐琳就佩戴好“紅袖標”,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早早上班。

  洪崖洞景區周邊、崖壁公園平台及天橋、棉花街山城步道是游客熱衷的打卡地。為營造安全、舒適的旅游環境,唐琳組織物管單位,網格員、志願者、群防群治力量80餘人,在每天上午游客低峰時段,全方位巡查洪崖洞景區樓棟,排查並及時處置破損護欄;晚上6點至10點,洪崖洞游客高峰期,唐琳組織社區志願者查看防疫碼,用喇叭喊話,提醒游客戴好口罩,防止出現踩踏。晚上12點,景區游客陸續散去,唐琳才披星戴月往家趕。

  10月1日至5日,我市連晴高溫。武隆區長壩鎮大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譚武斌忙着宣傳森林防火。

  該村林地面積8600畝,森林覆蓋率達64%。靠着這些山林,全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林下經濟、生態農業,每年能收入500多萬元。

  從10月1日開始,每天凌晨5點左右,譚武斌就開始了一天的巡山之旅,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節日期間,譚武斌共勸阻野外用火行為10多起。

  把經濟搞活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籬笆上挂着國旗,游客在園子裏採摘柚子、垂釣……10月3日,合川區淶灘鎮二佛村傳統村落裏的“江畔蓮語”餐飲民宿一片熱鬧景象。二佛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重慶渝別苑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唐德紅帶領村“兩委”幹部和村民忙前忙後招待游客。

  “江畔蓮語”餐飲民宿是由合川區淶灘鎮二佛村黨總支重點打造的集採摘、垂釣、游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鄉村旅游項目。近年來,二佛村黨總支堅持以黨建領航,採取“村集體經濟+旅游”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通過運營“江畔蓮語”,不僅豐富了淶灘古鎮旅游業態,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收,還拓展了周邊群眾的農産品銷售渠道,帶動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為農作物秸稈堆碼場建設協調各種事宜,到農戶家宣傳規模化水稻制種,這個國慶節,墊江縣永安鎮建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途文一直在忙。

  吳途文説,農作物秸稈堆碼場預計在10月底完成項目建設。該項目投産後,村集體每年能創收6萬多元,該村及周邊村農戶售賣農作物秸稈,每畝能增收150元。同時,農作物秸稈的收集、儲存、運輸、加工可解決60位村民就業。

  建新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水稻制種。他説,明年村裏計劃採取村集體、企業+集體、企業+集體+農戶等多种經營模式進行水稻制種,擬集中300多畝稻田。實施該項目,農戶每年每畝預計至少能增收800元,村集體每年創收3萬元以上,解決90人就近就業。

  近年來,巫溪縣尖山鎮八佳村通過發展黃蜀葵、獼猴桃等特色産業,村民們的荷包越來越鼓。

  為擴大種植範圍,持續提高村民收入,國慶期間,八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賀婷召集種植戶代表開會,討論土地流轉事項,計劃採取“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的種植模式,幫助農戶增收。會後,賀婷上門給村民做工作,爭取大家的支持。

  把真情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

  國慶期間,兩江新區大竹林街道鳳棲沱社區晚上亮堂了。居民們吃過晚飯,三三兩兩出來散步聊天。社區比過去顯得更有活力。

  鳳棲沱社區是一個老城鎮社區,危舊房多,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前不久,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鄒忠渝入戶調查時,很多居民告訴他,社區路燈少,晚上走路不方便,也不安全,希望多安裝幾盞路燈。

  群眾利益無小事,鄒忠渝迅速在社區開會商量解決辦法。同時,他積極向街道反映,尋求支持。很快,5處共12盞路燈安裝到位並亮燈。

  在渝北區石船鎮東北部的民利村,一支由“村幹部+黨員+社員代表+致富帶頭人”組成的“鄉村管家”為民服務隊,國慶期間也沒閒着。

  為壯大集體經濟,該村黨總支決定集約土地,大規模種植桃子、李子和蔬菜。這幾天,正是土地除草、打藥的關鍵時期,“鄉村管家”為民服務隊隊員黃中雲、游賢文、辜慶傑、游賢倫、游賢書等人,在為民服務隊隊長、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方玲的帶領下,每天在田地裏義務勞動。

  方玲説,下個月,果樹和青菜就將大規模種植,“現在我們辛苦一點,希望今後村民們的日子能像蜜一樣甜。”

  “九院九景”、懸崖酒店、網紅咖啡……國慶第一天,上萬游客到江津區先鋒鎮保坪村參觀游覽。

  為做好節日期間的服務保障,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代小月組建臨時黨員志願服務隊,開展為民服務。游客人數激增,超過景區和民宿接待能力,一些沒帶乾糧,原計劃在餐館吃飯的游客遇到麻煩。聽説群眾吃飯有困難,代小月趕緊發動村民做愛心飯糰,並以成本價賣給游客,游客對此紛紛點讚。

  “上個月,小區賣廢品共收入1850元,大家是否同意用這筆錢在小區入口加上智能停車道閘?”10月3日是奉節縣永安街道香山花苑小區的“小區工作日”,羽聲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琴到場向居民代表徵求意見,獲得大家讚同。

  上任後,王琴針對車輛亂停、垃圾遍地的老舊小區管理“老大難”問題,提出以建網格、訪居民、辦實事、促自治為主要內容的“小區工作日”制度。該社區共有9個網格。每個月的1號到9號,分別為對應網格的“小區工作日”。在“工作日”當天,王琴根據平時走訪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召開定向會議,傾聽群眾需求,進行現場辦公。

  解決完香山花苑小區的問題,王琴又和網格長一起向廉租房小區走去……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793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