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8日電(張漫子、李瑤琦)隨着暑期到來,觀眾走進電影院的意願愈發強烈,電影市場顯現回暖跡象。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20時45分,2022年暑期檔總票房突破68億元,上映10天的影片《獨行月球》以累計20億元的票房成績領跑暑期檔,與《人生大事》《侏羅紀世界3》位居暑期檔票房前三。

電影《獨行月球》海報(受訪者供圖)
記者了解到,今夏以來,各地電影市場升溫。截至8月5日,全國營業影院總數為10368家,營業率84.9%,較上半年一度不足40%的影院營業率相比,顯示出顯著的回彈趨勢。在北京,影院上座率逐漸升高。以剛過去的七夕(8月4日)為例,北京金逸國際影城朝陽大悅城店上座率達46.2%、北京寰影城合生匯店上座率達34.4%,觀眾線下觀影熱情上升。業內認為,今年暑期檔有望突破去年票房向100億元衝擊。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認為,今年以來暑期檔的表現是疫情以來影視行業信心開始逐步恢復的一個例證。與此同時,領跑暑期檔的影片《獨行月球》引流效應明顯。“《獨行月球》為‘喜劇+科幻’的類型實踐探索了一條路徑。與傳統好萊塢科幻電影相比,它更通俗,有更大的下沉市場空間。不僅如此,其特效製作也可圈可點,把過去用於明星片酬的投入用於內容製作的轉向,也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孫佳山説。
記者從片方了解到,《獨行月球》劇組採用實景搭建月球基地,全片特效鏡頭近2000個,佔全部鏡頭的95%以上,顯示了電影工業之路的不斷開拓。
影片《獨行月球》的觀影群體中,青年觀眾佔過半比例。科幻元素成為不少青年觀眾購票首因。“觀影前就看了影片預告片:人類為抵禦小行星的撞擊部署了一個月盾計劃,宇航員、太空站、發射基地、隕星撞擊……馬上讓我聯想到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的矚目成就,很燃,很驕傲。”青年觀眾孫雨洮説。

電影《獨行月球》海報(受訪者供圖)
更值得一提的是,神舟飛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等一個接一個飛天夢想的實現,為文學、影視等文藝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想象力和靈感。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王亞男認為,《獨行月球》將“月球基地”實體化,與眼下的現實相關:中國與其他一些國家都在考慮建設有人駐留的月球基地問題;人類在月球長期居住所需的能源、食物、飲水等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這樣一個關於當下和近未來的命題,以科幻喜劇的形式走向普羅大眾,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可啟迪喚醒更多年輕人對科學的探索精神。”王亞男説。
-
暑期影市回暖《獨行月球》領跑
-
老少皆宜!專業教練告訴你柔力球到底怎麼玩
其中,柔力球作為一種兼具健身和表演功能的傳統體育運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
還原北京中軸線 正陽橋疏渠記碑做“體檢”
虛擬復原超95%的漢文碑文 在風雨侵蝕下,正陽橋疏渠記碑碑文已模糊不清,還原文物的歷史原貌,是張濤團隊的一項重要任務。
-
北京市營利性職業技能培訓對外資全面開放
-
餐飲購物與文化娛樂融合 夜經濟成北京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