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路徑 巧做惠民文章
2023-04-11 08:39:36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正是踏青好時節。周末一到,家住西城區月壇街道白雲觀南裏的馬學鳳吃完中午飯,帶着倆小孫女遛達到家門口的小微公園。別看地方不大,防滑地磚鋪成的跑道、舒適的弧形座椅,搭配五彩繽紛的彩虹墻,足夠她和兩個小孫女曬太陽、看風景。

  像馬阿姨家門口這樣的變化,在西城區各街道隨處可見。它們是由責任規劃師設計的小微空間,是胡同拆違後改造提升的最美院落,也是地鐵口、街面上的三角地變成的“城市會客廳”。巧用“金角銀邊”,因地制宜惠及民生,恰是西城走出的城市更新路徑。

  居民在月壇街道白雲觀南裏小微公園裏踢球。 馮迪攝

  金融街街道東鐵匠胡同甲15號院環境經過改造提升後,看著更整潔、住着更舒適了。圖為孩子們在院子中玩“跳房子”游戲。楊瑞華攝

  巴掌大的地也得讓居民滿意

  小的100平方米,大的1000平方米左右,三月底,月壇街道四處小微空間改造完成。看著街坊們的笑臉,惠曉曦的嘴角微微上揚。可就在幾個月前,他一點也笑不出來。

  “地方小、訴求多、眾口難調。”作為月壇街道責任規劃師,惠曉曦是這四處小微空間改造提升的總“智囊”。見過不少大陣仗的他,卻險些在白雲觀南裏翻了船。

  “咱們這片老人多,改成活動空間我們不反對,但是一定不能擾民。”居民代表劉大爺話音剛落,寶媽周女士立刻提出不同意見:“遛娃也需要一些活動設施,一點活力沒有也達不到健身放鬆的效果。”

  你一言、我一語,惠曉曦眉頭擰成疙瘩。他清楚,向着誰也不合適,但要兼顧各方。在和社區幹部、居民代表多次碰頭後,逐步捋出了一個通盤解決、大夥都滿意的方案。

  “白雲觀社區這一片老人多,就按照靜態休閒定位改,帶一些親子活動跑道、座椅。三里河三區和公安社區的空地面積近千平方米,又距離樓群遠,就增加活動器械、設施,重點滿足一老一小的活動需求。”惠曉曦説,由於幾處空間相距都不遠,不同需求的人群可就近或錯峰活動,彼此影響的問題就此解決。

  如今,四處“舊花園”已蛻變為居民“新樂園”。而身為責任規劃師的惠曉曦,則成了人們口中串聯起這份幸福的“橋梁”。

  搬走的住戶又回來了

  在西城上千條街巷中,大量平房院落也在街道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變得更美了。

  金融街街道東鐵匠胡同甲15號院在改造前是出了名的“違建小院”。居民崔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最大的違建矗立在院子正中,四週過道寬度僅一米有餘,院內的小違建見縫插針,空隙處堆滿了居民的雜物。居住體驗不佳,崔先生乾脆找到社區黨委書記孫冬梅:“我想把房子委託給居委會。每月給我點租金,我別處住去,眼不見為凈。”

  眼瞧着小院糟糕的環境讓住戶“退避三舍”,街道下決心還居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從2021年底開始,圍繞小院拆違、提升的居民議事會就沒斷過。最終,院內的十幾戶住戶、租戶統一意見:拆!去年7月,工程告一段落。看著騰出來的50多平方米院內空間,東西廂房4戶居民發了愁:“違建原是廚房廁所,現在我們的正常生活都受影響了。”

  既要滿足生活所需,又要提高全院環境品質,街道和居民們一起確定了淺下挖的改造方案,增加的空間配備獨立衛浴廚房。

  在房屋改造的同時,院內公共空間的提升也悄然動工。街道在入院磚雕、公共地磚和屋側夾道處嵌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院落入口處設計展示墻,在院落中間繪製“跳房子”供孩子們活動。

  2022年11月,所有的改造終於完成,聽説院裏大變樣了,“躲”在外面的崔先生帶着家人又搬回來了。

  “現在叫我走都不走了,推開窗戶就是景,比公園不差。”

  各式各樣“城市會客廳”遍佈

  城市更新有點也有面,西城還不斷扮靚“城市會客廳”。

  走出平安裏地鐵站,原本空曠的街邊廣場上時令花草茂盛生長,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拍照;座椅與健身器材錯落有致,配備的半場籃球場內,孩子們正三五成群打着球。市民出站入園、眼前有景,街面空間變成了居民的“城市會客廳”。

  負責平安裏地鐵周邊環境提升項目的徐建介紹,西城區將平安裏地鐵F口周邊街角空地整合聯通,改造為開放的樹陣廣場、健身活動區,營造林蔭下的城市公共空間,共增加街心公園綠地4000余平方米、健身活動場地500余平方米。

  “城市更新的關鍵是讓人們隨時可以進入裏面活動、休憩,而不是只可遠觀賞景。”徐建説。

  如今,這樣可參與的“會客廳”在西城隨處可見。西單文化廣場讓市民邊賞景邊逛街;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成了遠近聞名的城市氧吧;廣陽谷城市森林讓城市核心區有了親近森林、感受自然野趣的場所。

  騰出來的空間面積雖小,但不能限制城市更新的探索。隨着“繡花”功夫越下越足,西城區高品質人居畫卷將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記者 張驁)

  (原標題:西城區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路徑 “金角銀邊”巧做惠民文章)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西城區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路徑 巧做惠民文章
    別看地方不大,防滑地磚鋪成的跑道、舒適的弧形座椅,搭配五彩繽紛的彩虹墻,足夠她和兩個小孫女曬太陽、看風景。居民在月壇街道白雲觀南裏小微公園裏踢球。”  既要滿足生活所需,又要提高全院環境品質,街道和居民們一起確定了淺下挖的改造方案,增加的空間配備獨立衛浴廚房。
  • 北京:城市交通調查10日起入戶 將持續至6月底
    昨天,調查人員教居民填寫“24小時出行記錄表”。大約20分鐘後,調查結束,工作人員臨走前給汪阿姨留下一張“24小時出行記錄表”,並與汪阿姨約定了第二次入戶面訪的時間。王博軒告訴記者,居民入戶調查需要兩次入戶,調查員將在第二次入戶調查時回收“24小時出行記錄表”,並通過手機終端錄入信息。
  • 課堂搬進活動中心 中小學流行課後“走出去”
    設計電腦編程操控無人機,專業舞&上排練傳統民樂……最近,北京實驗學校(海淀)小學部將課後三點半課堂“搬”進海淀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實現校內校外多元課程資源共享。
  • 法源寺丁香詩會如期而至
    在昨天的丁香詩會上,朗誦藝術家為觀眾帶來詩詞朗誦表演。昨天,法源寺第二十一屆丁香詩會暨第十七屆丁香筆會舉行。在上周日舉辦的“真有天然之趣——作為詩人的齊白石”丁香詩會上,白石老人成為這場詩會的主題。
  • 首都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十七連升”
    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調查分析報告昨天對外發布。調查數據顯示,本市醫療秩序、網絡文明、公共交通評價較好,社區和諧、文明旅游、文明觀賞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改善。
籃球——CBA季後賽:北京首鋼勝吉林九台農商銀行
籃球——CBA季後賽:北京首鋼勝吉林九台農商銀行
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