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設計電腦編程操控無人機,專業舞&上排練傳統民樂……最近,北京實驗學校(海淀)小學部將課後三點半課堂“搬”進海淀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實現校內校外多元課程資源共享。“走出去”的課後服務,也正在成為本市中小學的新常態。
16時許,海淀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劇場裏,10余名學生圍坐在長桌前,每人面對一台筆記本電腦,跟着老師有模有樣地敲着鍵盤,操作軟體編寫程序。空地上,一排無人機靜待起飛。1個多小時的課程裏,經過反復嘗試,一架架小飛機相繼騰空,按照學生們設計的程序隨着音樂起舞。“這是學校與活動中心合作開展的科藝智創無人機社團。”北實小學部科學教師孫承林介紹,無人機社團由活動中心提供場地、籌備上課器材,學校提供優質師資,和中心的老師共同研發課程。
依託活動中心的專業教室和輔導員團隊,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北實小學部與該中心合作開展了民樂、科技、美術、合唱4個社團和吉他興趣選修活動,並邀請中心專業教師授課。北實小學部德育副校長單春蘭説,學校和活動中心是鄰居,目前雙方合作的課後服務項目覆蓋一至六年級近200名學生,“好的條件提升了課後服務的品質,學生參與度更高了,也獲得了家長們的好評。”
這種合作,是本市中小學借助優質校外教育資源的一個縮影。西城區整合區屬12家少年宮、科技館等校外教育資源為區域學校提供課後服務課程菜單,可“點單”到校,也能就近參加。朝陽區引入區內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教輔中心資源,開展科普、藝術、體育等綜合素質拓展活動。還有一些中小學挖掘社會資源,利用博物館、科技館、勞動基地等開展課後服務,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豐富課後生活。(記者 李祺瑤)
(原標題:課堂搬進活動中心 課程豐富多彩 中小學流行課後“走出去”)
北京要聞
-
課堂搬進活動中心 中小學流行課後“走出去”
設計電腦編程操控無人機,專業舞&上排練傳統民樂……最近,北京實驗學校(海淀)小學部將課後三點半課堂“搬”進海淀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實現校內校外多元課程資源共享。
-
首都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十七連升”
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調查分析報告昨天對外發布。調查數據顯示,本市醫療秩序、網絡文明、公共交通評價較好,社區和諧、文明旅游、文明觀賞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改善。
-
中國足協:新賽季中超聯賽實行“升2降2”
2023賽季中超聯賽將於4月15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開幕。
-
《漢藏英社會科學大詞典》在京發布
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和商務印書館聯合舉辦的《漢藏英社會科學大詞典》新書發布會9日在北京舉行。
-
北京:外來沙塵進京 氣溫先升後降
北京市氣象局10日中午發布稱,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影響,10日至11日,北京市出現大風沙塵天氣過程,預計11日傍晚大風沙塵天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