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雲五座樓林場將建成全球近自然森林示範區
2023-04-10 08:55:25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密雲水庫是首都重要的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周邊的森林承擔重要的水源涵養功能。 (資料圖)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近日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密雲水庫旁的五座樓林場開啟首期合作項目,將其建設成全球近自然森林經營示範區。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成立於1951年,是國際上最大的非營利性的自然環境保護組織之一,在中國有25年保護經驗。此前,該協會在北京的項目以政策研究和培訓為主,此次合作開啟了首期實地保護項目——五座樓林場的近自然森林經營。

  首都北京被鬱鬱蔥蔥的森林環繞。全市森林覆蓋率從70年前的1.3%,提升至2022年底的44.8%,1050個公園去年共迎來4億人次市民游客。“北京的自然稟賦並不優越,森林也多是人工林,其中近八成為中幼齡林,所以總體看來森林質量還不是很高。”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就拿森林蓄積量這一指標來看,北京為42立方米/公頃,低於96立方米/公頃的全國平均數,“要通過近自然森林經營,進一步改善森林的結構和質量。”

  市林業碳匯與國際合作事務中心副主任張峰介紹,本市已連續多年開展近自然森林經營,這項工作並非一成不變,而始終在不斷深化和調整。“每一片森林的功能都有所不同,所以近自然經營要因地制宜、一林一策。”他介紹説,前些年,這項工作更注重目標樹的選擇和培養,近年來則着重於提升林業碳匯、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

  密雲是本市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重要的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全區擁有森林15.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70.13%。每逢春秋,這裡更是成為候鳥中轉站,監測數據顯示,總共有404種鳥到訪密雲,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1種。

  五座樓林場就坐落在密雲水庫西側。在項目實施中,團隊將首先評估五座樓林場的森林健康狀況,然後結合近自然經營的理念制定方案。包括樹種結構調整、林下補植、開闢林窗、撫育剩餘物的還林,以及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措施。在該項合作中,大自然保護協會將帶來先進的理念和智力資源,提供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市園林綠化局和密雲區負責實施和組織協調,將其建設為全球近自然森林經營示範區。

  大自然保護協會北京項目高級經理李未來介紹,除了五座樓林場的近自然森林經營之外,首期合作項目還有另一內容——在太師屯鎮的小漕村開展以鶴類為主的鳥類棲息地優化工作。“該項目採用近自然的管理方式開展農田管理,在不影響糧田農作物生長的情況下,使其成為鳥類棲息地。”李未來説。

  今年內,首期項目將完成踏勘評估和方案制定,並有望啟動下一步的改造工作。(記者 朱松梅)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高校今年首批特殊招生計劃公布 主要分為兩類
    3所高校“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與去年保持不變,都是聚焦本校的基礎學科和優勢學科。招生專業囊括了清華的優勢專業:建築、土木、計算機、自動化、電子信息類、機械航天與動力類、臨床醫學類,以及文科的社會科學類、法學類,等等。
  • 北京:中關村生命園建成六大創新服務&&
    前期資金投入巨大,研發周期長且風險高,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殊為不易,一項項成果誕生背後少不了專業服務&&的“最佳助攻”。抗體發現依靠的是由角井生物聯合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在2021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
  • 北京市智慧停車標準實施 豐&站實現“導航入位”
    跟着手機導航,找到空閒停車位,像這樣的智慧停車場在北京將會越來越多。市交通委靜態交通管理處處長趙震介紹,根據《智慧停車系統技術要求》,停車場管理企業可按照統一標準開展停車場智慧化改造,促進停車場智慧化水平逐步達標。
  • 北京雨燕“先遣小分隊”已抵京 比往年時間提前
    4月7日,志願者張麗婷在北海公園拍到了北京雨燕。2017年,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合宣武青少年科技館發起了北京雨燕調查項目,並面向社會招募志願者,一起摸清北京雨燕的數量和分佈情況。
  • 北京市平谷區鎮羅營鎮萬畝梨花進入最佳賞花期
    桃醉平谷·山水鎮羅營首屆梨花文化節日前開幕。梨花大道沿途設置了同心橋、特色美食、鎮羅營好物展賣、圓夢橋等點位,游客可徒步邊逛邊賞花,也可乘坐擺渡車輕鬆游玩。
春游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春游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人大附中分校舉行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實踐活動
人大附中分校舉行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實踐活動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0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