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院成功完成我國首例新一代肺減容回力圈手術
2023-02-27 08:21:43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獲悉,該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團隊經過前期研究及精心準備,於近日成功完成了我國首例新一代肺減容回力圈手術。據悉,這為未來治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慢阻肺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是危害民眾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其特點為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醫療負擔。近些年,隨着支氣管鏡肺減容技術的發展,重度慢阻肺患者的治療有了很大改觀。肺減容回力圈作為一種新型的支氣管鏡肺減容器械,可將壞死肺氣腫組織擠壓塌陷,排出內部氣體達到肺減容目的來治療肺氣腫。

北大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在進行肺減容回力圈手術(受訪者提供)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胡艷介紹,多年來,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持續追蹤呼吸內鏡和介入呼吸病學技術國際前沿,在支氣管鏡下活瓣肺減容方面一直保持國內領先水平。2020年起,開展相關臨床研究的設計,旨在以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等方式評價肺減容回力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今年2月21日,團隊成功完成我國首例新一代肺減容回力圈手術。術後患者迅速清醒,治療側呼吸音明顯增強,取得了預期的治療效果。

  “肺減容回力圈技術及産品在治療方面具有前景,適用人群廣泛,目前仍在臨床實驗階段。”胡艷&&,此次手術的成功也標誌着由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教授牽頭的Cinenses肺減容回力圈系統多中心註冊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據悉,近年來,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與深圳先健公司、華為等相關企業積極開展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慢阻肺的介入治療上,還積極探索了靶向肺去神經治療、熱蒸汽肺減容等最新的治療方法。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半月談丨“1小時圈”喚醒環京“睡城”
    “1小時經濟圈”裝上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唐山的餌,天津的蝦,北京的菜。
  • 文化新觀察|“出版風向標”釋放復蘇信號
    聚焦精品,堅持原創,一大批少兒類新書好書集中亮相——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舉辦新春推介會,推出《美麗中國》《萬花筒》《器成千年》《“一帶一路”的燈光》等精品圖書;  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分享了詩集《大咖拉布拉多和它的朋友們》創作背後的故事,引導小讀者尊重生命、熱愛自然;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舉辦《笨狼的故事》發行1000萬冊發布會,將依託圖書進行全媒介、全産業鏈發展,帶給孩子們更多的閱讀體驗和成長體驗;  中國和平出版社舉辦的2023年重點圖書分享會上,兒童文學作家楊筱艷講述了以“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為原型創作圖書《向山而行》的故事。
  • 北京通州北人廠利用工業遺存發展“文化科技+”
    暗紅色的磚墻,灰色的不銹鋼屋頂……早上8:30,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裏,已有不少市民在辦理業務。整個大廳分上下兩層,高高的鋼結構立柱、穿插的橫樑、白色的屋頂等元素,不經意間向人們透露出這裡的前身是一座老廠房。
  • 大批綠頭鴨光臨延慶野鴨湖濕地
    近日,大批綠頭鴨光臨延慶野鴨湖濕地,綠頭紅蹼,色彩絢麗。
  • 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小街依託城市更新打造活力街區
    提起“望京小街”,很多人都不陌生。在長效運維上創新,從反復整治向常態施治轉變,形成了街區經營收益反哺街區運營的自平衡運營模式。2020年8月8日開街至今,望京小街逐步發展成為北京時尚消費、文化交流、商務休閒的新高地,24小時活力社區。
大批綠頭鴨光臨延慶野鴨湖濕地
大批綠頭鴨光臨延慶野鴨湖濕地
張海鷗:為百姓用藥安全添一份力
張海鷗:為百姓用藥安全添一份力
北京昌平:小草莓拓寬致富路
北京昌平:小草莓拓寬致富路
北京:現代化農業大棚生産忙
北京:現代化農業大棚生産忙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939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