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節是我國抗疫進入新階段後的首個春節,在家家戶戶團圓之際,首都北京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平均每天都有6.4萬名醫護人員在崗值守。
大年三十,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面對陸續前來就診的患者,感染疾病科的醫務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着。“過年好,您哪不舒服?”“您別着急,馬上就到您了。”雖然無法與家人團聚,但每位醫護人員都耐心地為患者服務着。
為確保春節期間患者能夠順暢就醫,得到及時的診療,北京積水潭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孫成棟和護士長王燕提前制訂了相應的預案,準備了各种醫療物資,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在北京佑安醫院,醫護人員持續奮戰在一線。自2022年12月8日以來,該院已累計收治新冠患者500餘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張知達正月初一在崗值班,他説:“陪患者過節一樣開心,只要他們病情平穩、不斷好轉,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圖為春節期間患者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感染疾病科就診。(北京積水潭醫院供圖)
記者大年初二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急診大廳看到,忙碌的醫務人員穿梭在臨時設置的病床之間。急診科護士長楊振楠説:“雖然最近新發病人數量減少了,但日常床位還是很緊張,增設了臨時病床和輸液室。”她説,今年春節期間急診室的工作人員一直處於滿額上崗狀態。儘管從其他科室調來了支援的醫生,但急診室的人手依舊緊張。
“15張床位都是滿的,往年春節會空置三四張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重症監護室值班大夫於鯤遙説,雖然新冠患者的人數在年前已經度過高峰,最近新發病人少了,但患者總人數還是比往年高。因此我們醫護人員的排班都是“雙班”,春節期間也全部在崗。
新冠疫情救治高峰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加開了多個呼吸臨時病房和臨時救治監護室,對新冠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經過醫護人員一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大部分患者康復出院了。“現在從急診轉來的新病人少了,我們也慢慢從救治高峰的巨大壓力中走出來。”於鯤遙説。
“前段時間真的很忙很累,但大家都堅持過來了。現在感染高峰已過,新病人中新冠的比例已經很少了,看到病人好起來可以回家過年,我們也是打心眼兒裏高興。”楊振楠説,作為醫護人員能深深地體會到,今年的團圓對很多家庭來説格外不易,“但一切都在慢慢好起來了。”(記者俠克、趙琬微)
-
房山生態環境不斷向好 吸引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
燕山攝影協會鳥類愛好者王偉告訴北青報記者,往年冬天在北京只能偶爾看到單只的金雕或禿鷲。
-
豐&40萬平方米冰雪場地開放 打造冰雪童話世界
公園以園區五大洲微縮景觀為背景,通過人工降雪,打造冰雪童話世界。
-
懷柔民宿受追捧 “鄉土表演”年味十足 深受歡迎
記者昨日從懷柔區了解到,春節期間,懷柔區不少民宿都推出了特色新春活動,傳統年俗、鄉村風貌等眾多新鮮元素,吸引了不少市民選擇到懷柔民宿過年。
-
體驗冰雪樂趣 提前感受“春暖花開”
在北海公園冰場,游人體驗各種冰上運動,感受冰雪樂趣。在玉淵潭兩株盛開的早櫻前,游人流連忘返。從雪場出來,步入玉淵潭公園小櫻商店,游客們驚喜地發現竟有兩株櫻花在寒冬中綻放。
-
北京藝術雙年展人氣高漲
在觀展現場,既能看到稚氣十足的小童,又能看到滿頭白髮的老翁,更多的則是全家出行,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