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個橘紅色標牌,串起了一個“養老服務圈”。
記者走入東城區朝陽門街道,橘紅色的“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站點”標牌隨處可見。挂這牌子的,除了養老機構、養老驛站,還有超市、便利店、餐廳,甚至房屋中介門店。在這些商戶,老人可以“累了歇歇腳、渴了喝口水”,就像到了街坊家裏一樣。
“只要老人來到店裏,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服務。”説這話的,是銀河SOHO佳能體驗服務中心的經理段進。這家經營專業攝影器材的商戶,做起助老服務還要從一次上門服務説起。
家住新鮮社區的李民志和馬冬是一對空巢老人,兩位老人都有視力殘疾。因為出門不便,兩位老人一輩子都沒怎麼拍過照,春節臨近,兩位老人想拍一張全家福。為了滿足老人的心願,街道找到了段進。拍照那天,李奶奶特意穿了一件紅毛衣,拉着老伴兒坐在一起,攝影師拿起相機,咔嚓咔嚓一口氣拍了十多張照片。段進當場把照片打印出來交到老人手中,兩位老人摩挲着相框,眼角泛出了淚花。
老人的反應,讓段進深受觸動。他感慨道,助老服務讓他感受到了愛的傳遞。“這促使我們願意一直做下去,去影響更多的人。”
在養老服務聯合體的帶動下,加入助老服務行列的商戶越來越多。朝陽門街道常住人口30473人,其中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25%,老齡化程度較高。過去,街道轄區跟老人打交道的只有養老院、養老驛站,如今,加入養老服務聯合體的服務商已達到249家,構成了一個“15分鐘助老服務圈”。在這個服務圈,服務商除了能夠提供歇歇腳、喝口水、解內急、聊聊天等8項暖心服務,聯合體還結合服務商的自身特點,設計了一些特色助老項目,形成了“8+N”的助老服務模式。
段進所在的佳能體驗服務中心,就成立了公益攝影隊,並推出“最美長者”公益助老項目,為行動不便的社區老年人免費拍攝全家福;大方家胡同老人經常光顧的生活超市,推出了“聯心餃子”項目,逢年過節為生活困難的老人送餃子;還有一家茶葉店主動提供茶葉,鼓勵志願者陪伴老人多聊聊天……
在大方家胡同,記者遇見了正在遛彎兒的蘇奶奶。老人已經87歲高齡,説起街道的養老工作,老人讚不絕口。“街道搞得不錯,生活都特方便,我挺知足。”老人指着路邊挂着橘紅色標牌的商戶説,只要看到這種牌子,走到哪兒都不犯怵。
原來,為了鼓勵商戶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敢於救助,朝陽門街道還為每一家服務商上了養老服務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免去了商戶的後顧之憂。朝陽門養老服務聯合體項目社工宋楠介紹,通過參與助老服務,商戶更熟悉社區,居民對商戶也更加信任,形成了公益暖生意、生意帶公益的良性循環,讓“服務圈”真正轉動起來。
眾人拾柴火焰高。朝陽門養老服務聯合體帶動的不僅僅是商戶,還帶動了不少居民甚至是孩子參與進來。15歲的吳柏霆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的一名高中生,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從小學就開始參與街道的助老服務,並和困難老人結成了對子。
在東城區,“朝陽門經驗”得到大力推廣。目前,全區已有7個街道建成了養老服務聯合體,下一步將實現全區全覆蓋。(記者 王琪鵬)
-
劇本孵化項目舉辦線上推介會
昨天(29日),新時代首都原創劇本創作及選題孵化項目在線上舉辦劇本推介會,集中展示了入選儲備孵化庫的55部劇本。
-
北京:公交提前開啟暖風預熱 確保市民溫暖出行
為應對寒潮天氣,保障市民出行,北京公交昨天啟動應急預案,落實各項運營保障措施,提前開啟車輛空調暖風,確保市民溫暖出行。
-
西城45個老舊小區明年啟動改造 涉及7000余戶居民
西城區住建委公布明年工作目標,2023年,西城區將對轄區45個老舊小區啟動改造,集中解決基礎設施陳舊、整體環境落後、生活出行不便等問題。
-
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讓老人“走到哪兒都不犯怵”
記者走入東城區朝陽門街道,橘紅色的“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站點”標牌隨處可見。
-
各地最新疫情防控舉措速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