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港北檢查站燈火通明,滿載着蔬菜的大卡車緩緩駛入。
凌晨1點,京秦高速公路上的港北檢查站燈火通明,滿載着蔬菜的大卡車緩緩駛入。貨車司機李師傅搖下車窗,將身份證交給工作人員核驗,幾分鐘後,車輛再次啟動,向着北京城奔去。
每天往返於河北玉田和北京物美南皋物流中心,李師傅對這條路再熟悉不過。出了檢查站,往前再開17公里,便是收費站,李師傅把車停靠在右側的鮮活農産品專用通道,小心翼翼地打開車門。“我剛從河北玉田過來,拉了一車大白菜。”李師傅向工作人員展示車裏的蔬菜,核對無誤後,便再次啟程。
“這一路非常暢通,今天光是大白菜,我和兄弟們就拉了5車。”李師傅説,得益於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優惠政策,通過高速公路運輸指定的農産品時,免收高速通行費。半個多小時後,李師傅順利抵達物美南皋物流中心。
此時的物流中心,也是一片忙碌。另一批司機們接過“接力棒”,將各類物資運往超市門店。80後的祝虎就是其中之一,他開着小型電動揀選車穿梭在倉庫內,將打包好的貨物運送到裝車口,不一會兒,各種蔬果就填滿了車廂。“我負責給雙井店配送生鮮,這已經是今晚的第5趟了。”來不及休息,祝虎便再次向雙井出發。
凌晨4點,多數居民還在熟睡中,但像祝虎一樣的“夜行者”依舊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們往返於門店和物流中心,不間斷地補貨。“雖然辛苦,但想到老百姓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心裏還是挺高興的。”祝虎説,夜間送貨這份工作,他已經堅持了十年。
經過多輪“戰疫”,祝虎發現,老百姓對於北京的物資供應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底氣。祝虎記得,今年4月底到5月,由於北京第一次大面積暫停堂食,超市曾經歷過幾次“囤貨潮”,他一晚上要往門店跑八九趟,但近期,當疫情再次襲來,居民不再恐慌性搶購了,基本都是按需購買。儘管如此,超市依舊按平時4倍的量補貨,這些貨物暫存在門店庫房內,以應對突發情況。
凌晨5點半,超市的工作人員陸續上崗,他們要趕在早上開門前將貨架重新填滿。由於近期線上訂單激增,不少配送員下班時已是夜裏12點,他們選擇直接住在店裏。物美雙井店總經理張亞鋒上周以來也只回過一次家,他和員工們堅守在店裏,共同度過這段緊張的日子。“我們物資非常充足,也在通過和其他企業‘共享員工’,盡力緩解運力不足的問題。”張亞鋒説。(記者 馬婧)
-
“夜行者”通宵達旦保障供應 超市物資新鮮充足
凌晨1點,京秦高速公路上的港北檢查站燈火通明,滿載着蔬菜的大卡車緩緩駛入。每天往返於河北玉田和北京物美南皋物流中心,李師傅對這條路再熟悉不過。凌晨4點,多數居民還在熟睡中,但像祝虎一樣的“夜行者”依舊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們往返於門店和物流中心,不間斷地補貨。
-
北京市朝陽門西南角有一處“小而美”的四合院
與傳統的美術館展廳不同,槐軒的庭院風景為展覽增添了幾分意趣。槐軒負責人高高介紹,槐軒所在的院落曾經是紅學名家俞平伯的故居,由俞平伯的父親俞陛雲在晚清購置,俞家在這裡居住了半個多世紀。
-
三方面推動改造提升 核心區小旅店亮出文藝范兒
核心區住宿業整治被納入“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後,小旅店、小賓館從強化安全、加快轉型、提升品質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記者獲悉,在核心區住宿業整治提升中,市區部門進一步完善核心區住宿業關停、轉型、提升的相關標準,推動核心區住宿業符合核心區發展功能定位。
-
生鮮&&物資充足 建議一次多買點降低下單頻次
昨晚10點多,叮咚買菜清華園站前置倉內燈火通明,夜班員工有的加緊卸貨,有的整理剛剛送到的新鮮蔬菜,站裏配貨量比平時增加了兩三倍。記者獲悉,為緩解騎手緊缺壓力,生鮮電商&&與餐飲企業、閃送&&達成了員工共享合作,緊急為訂單壓力大的社區補充配送力量。
-
北京市啟動區級營商環境試評價 設14個一級指標
近日,本市開展區級營商環境試評價,設置市場准入等14個一級指標,重點評價區級政府在審批、監管、服務等方面的質量和效率。“市場主體滿意度是這次評價的導向,有‘對標一流、首善標準、普適可比、精簡高效’四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