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趙琬微)中秋之夜,一台異彩紛呈的民族音樂會——北京民族樂團成立七周年音樂會《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在北京中山音樂堂上演。來自北京民族樂團的專業演員與附屬青年、少年樂團同&演出,用新穎時尚的方式傳播經典,展現國樂風采。

圖片説明:北京民族樂團附屬少兒彈撥樂團表演(徐瑩/攝)
演出曲目有北京民族樂團附屬少兒打擊樂團孩子們演奏的《黃河船夫》《肢體吧啦吧》,附屬少兒彈撥樂團孩子們演奏的《花兒與少年》《精衛填海》,附屬青年愛樂國樂團帶來的《挑山》《豐年祭》的經典曲目等。音樂會在《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歡快熱烈的旋律中結束。

圖片説明:北京民族樂團附屬少兒打擊樂團表演(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音樂會由北京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張鳴執棒,北京民族樂團藝術創作部副主任任躍擔任導演。

圖片説明:北京民族樂團與附屬樂團同&演出。(受訪者供圖)
北京民族樂團成立於2015年9月10日,團員大多是“90後”,不僅具有極好的專業素質,同時也充滿活力和朝氣。近年來北京民族樂團不斷創新演繹形式,疫情期間通過直播間微信視頻號等方式,推出《聽見國潮》《看見國風》以及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Z世代的我們》等多場不同主題、不同內容的音樂會,以炫酷的舞&呈現、高超的演技助力民族音樂“破圈”傳播,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北京要聞
-
《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音樂會在中山音樂堂上演
-
鐵路等部門積極保障旅客平安有序出行
-
北京西城區大柵欄街道 百姓心事放在“圓桌”上説
幾張小方桌拼成大“圓桌”,居民張江萍提問,大柵欄街道全響應指揮中心負責人記錄。” 話音剛落,坐在對面的大柵欄街道辦主任蘇繼洋看了看老年餐廳的負責人,示意他解答。工作機制形成非一日之功,早在“圓桌工作法”形成前,大柵欄街道“居民議事廳”已經議事多年,無奈多是居民討論,少有對口負責人直接參與。
-
從北京到曹妃甸 “大國重器”再立新功
記者了解到,在DL330被再製造之前,已有另外三台盾構機從北京地鐵工程中退役,經過再製造之後發往國內其他地鐵項目。被譽為“渤海明珠”的曹妃甸,是河北省“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新興沿海增長極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北京産業項目轉移的重要承載區。
-
東六環改造工程 6層樓龐然大物即將“重見天日”
記者來到中間井內,在北側接收口的地下連續墻後面,“京華號”盾構機的刀盤已露出半個“腦袋”。金海林介紹,中秋節期間,項目部食堂自製了月餅發放給每個工人,這兩天還加了幾道好菜慰勞大家,讓工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