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張小方桌拼成大“圓桌”,居民張江萍提問,大柵欄街道全響應指揮中心負責人記錄。周圍,還坐著街道辦主任、城建科科長、物業負責人和社區黨委書記。在這張“圓桌”上,他們都是參會者,目的只有一個,解決百姓急難愁盼事。
“社區大事小情,我們心裏的困惑,都願意在這説,對口負責人都在一張桌前坐著,説完就管事。”張江萍是西城區大柵欄街道大安瀾營社區廠甸11號院的老居民,自打2019年街道開始推行“圓桌工作法”以來,她已數次作為居民代表上會,直接把問題反映給能管這事的人。
“咱老年食堂午飯時間就到十一點半,能否考慮延長一下。”這不,圓桌會議上,張江萍又發言了。
聽到她的話,同為居民代表的方敏接過話茬:“現在除了老年人,很多社區的學生也想在老年食堂買早點,能不能推出適合學生的套餐。”
話音剛落,坐在對面的大柵欄街道辦主任蘇繼洋看了看老年餐廳的負責人,示意他解答。
“現在打餐帶走的老人多,咱們這麼做也是為了保證飯菜是熱乎的,後續會根據堂食情況和實際需求延長時間。”餐廳負責人&&。
看著張江萍點了點頭,蘇繼洋補充説:“方阿姨提的青少年餐的事我們也會盡快落實,請大家放心。”
近一個小時的會議中,居民們提了各種問題,涉及老年餐、小區環境、周圍交通和社保卡等方面,參會者不僅解釋情況,給出答案,還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複雜的事簡單了,而且一般七天內就會給反饋,心裏踏實。”張江萍説。
工作機制形成非一日之功,早在“圓桌工作法”形成前,大柵欄街道“居民議事廳”已經議事多年,無奈多是居民討論,少有對口負責人直接參與。議不出結果、形不成閉環,大夥心裏盼著議事廳能向前一步。
2019年底,大柵欄街道啟動該小區公共空間改造項目。為充分了解居民需求,扭轉以往“政府幹、群眾看”的局面,街道主動邀請204戶、714人次居民召開圓桌會議,共商改造建設、功能布局、景觀提升、運行維護等事項,徵集採納1287條合理化建議,“圓桌”也就此立住了。
“説是圓桌會議,‘圓桌’其實是個虛擬,有時候在社區會議室開,有時候在社區小廣場的石桌旁開,有的就在居民樓下的空地上開。大家圍成一圈,有什麼説什麼。”蘇繼洋説。
幾年來,大柵欄街道9個社區60個網格裏,圓桌會議開了多場,解決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今年1至8月份,大柵欄街道接訴即辦平均成績排名全市第14名,為核心區第一名。“圓桌工作法”作為優秀案例收入“接訴即辦改革案例庫”。
下一步,大柵欄街道將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迭代升級“圓桌工作法”,拓展“線上+線下”“遠程+現場”等方式,着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記者 張驁)
(原標題:大柵欄街道—— 百姓心事放在“圓桌”上説)
-
北京西城區大柵欄街道 百姓心事放在“圓桌”上説
幾張小方桌拼成大“圓桌”,居民張江萍提問,大柵欄街道全響應指揮中心負責人記錄。” 話音剛落,坐在對面的大柵欄街道辦主任蘇繼洋看了看老年餐廳的負責人,示意他解答。工作機制形成非一日之功,早在“圓桌工作法”形成前,大柵欄街道“居民議事廳”已經議事多年,無奈多是居民討論,少有對口負責人直接參與。
-
從北京到曹妃甸 “大國重器”再立新功
記者了解到,在DL330被再製造之前,已有另外三台盾構機從北京地鐵工程中退役,經過再製造之後發往國內其他地鐵項目。被譽為“渤海明珠”的曹妃甸,是河北省“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新興沿海增長極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北京産業項目轉移的重要承載區。
-
東六環改造工程 6層樓龐然大物即將“重見天日”
記者來到中間井內,在北側接收口的地下連續墻後面,“京華號”盾構機的刀盤已露出半個“腦袋”。金海林介紹,中秋節期間,項目部食堂自製了月餅發放給每個工人,這兩天還加了幾道好菜慰勞大家,讓工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
北京9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例
9月1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97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9月9日0時至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例,均為隔離觀察人員。
-
170盆盆栽桂花清香四溢 百年古桂中秋亮相頤和園
“古桂飄香”是秋日頤和園的一個文化符號,不少首都市民都會選擇在頤和園裏賞桂花、過中秋。”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一度的“頤和秋韻”桂花文化展,是我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盆栽桂花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