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3日)上午,記者從豐台區城管委、豐&站配套市政工程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獲悉,圍繞北京豐&站的“一橫四縱”支路網將於今年建成。同時,豐台區今年還將同時推進17項續建項目,並對南苑西路、曉月西路等6條道路進行大修,對青塔西路等12條道路進行疏堵改造。停車管理方面,豐台區今年計劃增加五千余個電子停車位。
6條路大修12條路疏堵
今年豐台區計劃完成3項道路工程建設任務,分別為衛強路、范家莊路、豐&站“一橫四縱”支路網,服務於麗澤商務區、保障房及豐&站周邊。其中,豐&站南側支路網已完成建設開放通行,其餘均為在施狀態,力爭年底前全面完工。
6條大修道路:南苑西路、大灰廠東路、五里店南路、辛莊南路、曉月西路、看楊路。
12條疏堵改造道路:青塔西路、程莊路與盧溝橋路交叉口、鎮崗塔路與辛莊南路交叉口、南大紅門路與警備東路交叉口、槐房路與南苑西路交叉口、豐裕路、馬家堡路(西馬場路-南四環中路輔路)、宋莊路、順八條、靛廠路、三星莊園斷頭路、大成路九號東北角斷頭路。
在大修及疏堵改造中,將完善道路設施,打通斷頭路,實現微循環;車行道銑刨加舖,人行道磚損壞更換、對缺失的步道進行新建;優化交通標線、完善交通標誌,設置非機動車停放區、規範非機動車停車;增設非現場執法設備等措施,規範機動車停放秩序。
7649個車位可“共享”
規範停車秩序、解決居民停車難,仍將是今年豐台區交通治理的重點。截至目前,豐台區已在186條道路、15132個停車位實施電子收費,累計為1.6萬輛符合條件的居民車輛辦理了居住認證。通過道路停車改革,規範了道路停車秩序、提高了通行效率,也解決了周邊居民的停車難問題。
今年,豐台區將結合市民集中反映的訴求,計劃對盧溝橋、科技園、看丹、成壽寺、大紅門、玉泉營等地區深化道路停車改革,在70余條道路增設五千多個電子停車位,將有限的停車資源最大程度向周邊居民傾斜。
豐台區停車資源普查數據顯示,至2021年底,豐台區車位總量達到了51.1萬個。但因車位資源分佈不平衡,全區居住小區夜間停車缺口總量仍有近10.6萬個。
除了挖潛老舊小區停車資源、鼓勵建設立體停車設施,豐台區還將引導錯時共享停車,目前已在全區協調85處公共停車場、7649個停車位開展錯時共享停車。
校門前做到“八個一律”
今年,豐台區將繼續開展學校、醫院門前交通秩序治理。
根據治理計劃,豐台區將對北京十中(京周路)、豐台區新發地小學(銀地東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豐&實驗小學(宋莊路)、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左安門分校(成壽寺北街)、蒲黃榆第一幼兒園(蒲黃榆一街)、豐&二中初中部(小屯西路)、高娃鋼琴幼兒園(小屯路)、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分校)、麗澤中學(北大街)9所學校;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成壽寺路)、豐&&西醫結合醫院(周口店路)兩所醫院;南三環外凱德MALL、銀泰百貨(角門路)、新發地周邊3處商圈進行疏堵治理,提升交通環境。
在校園周邊交通治理方面,將對道路標誌等開展排查,並要求做到“八個一律”,即一律有過街設施,一律施劃網格線,一律設置警告標誌,一律實施禁停,一律有電警設備,一律有人員維護,一律嚴格執法,一律共同治理。(記者孫宏陽)
-
解決居民停車難 北京豐台區將增五千多電子車位
今天上午,記者從豐台區城管委、豐&站配套市政工程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獲悉,圍繞北京豐&站的“一橫四縱”支路網將於今年建成。除了挖潛老舊小區停車資源、鼓勵建設立體停車設施,豐台區還將引導錯時共享停車,目前已在全區協調85處公共停車場、7649個停車位開展錯時共享停車。
-
中軸線上亮出更多文物古建 公眾考古季即將啟動
本市持續推動建黨、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三大紅色主題片區建設發展,打造了以北大紅樓為中心的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片區,以盧溝橋、宛平城為中心的抗日戰爭主題片區,以雙清別墅、天安門為中心的新中國成立主題片區。
-
為創新“減負” 北京市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提速
為科研“松綁”,為創新“減負”,本市科研經費管理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市財政局還&&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乾制”試點工作方案,將市自然科學基金專項、科技新星計劃專項和獨立法人研發機構科技專項三類科研項目納入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乾制”試點,進一步簡政放權,增強激勵。
-
參評“文華獎” 話劇《香山之夜》持續打磨提升
為呈現更好的舞&效果,《香山之夜》劇組集結人藝排練廳,對該劇進行新一輪打磨提升。
-
專家學者共話“傳承運河文化 講好運河故事”
(北京市文旅局供圖) 本次活動以“傳承運河文化 講好運河故事”為主題,由中國世界遺産旅游推廣聯盟主辦、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