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2日電(郭宇靖、彭翔宇)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於8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舉行。作為世界機器人大會永久會址所在地,自2016年承辦大會以來,關鍵領域的新技術、新産品在北京經開區(亦莊新城)加速涌現,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活躍,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産業的蓬勃發展,宛如在這座創新之城開啟了“機器人總動員”,不斷創造機器人産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上下舞動的藍色機械臂、物聯網數據採集……在21日閉幕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中,安川首鋼機器人有限公司首次展示的新能源電池盒機器人智能生産線,演示鋁電池盒生産線上的重要工藝過程。

安川首鋼機器人公司展示新能源智能生産線。(新華社記者郭宇靖攝)
安川首鋼技術中心負責人介紹,該系統通過物聯網實現機器人及其他設備數據採集存儲監控、生産狀態可視化、生産信息可追溯和預判維護保養信息,從而實現高效優質生産,提升客戶産品競爭力。“未來公司也將進一步突破新能源電池盒先進加工工藝,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增添新動力。”他説。
今年,北京經開區12家機器人和智能製造企業打造的多個機器人應用場景紛紛亮相,全面展現北京經開區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産業鏈上下游技術創新成果和應用場景。“截至目前,北京經開區有60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智能制標杆企業數量佔北京比重位居第一。”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
減速器作為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佔工業機器人整體成本的35%左右,也是機器人産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北京經開區企業智同科技與北京工業大學開展産學研合作,研發的減速器得到市場高度認可。“目前公司産品有效壽命是國際同類産品的2.5倍,價格還顯著低於國際同類産品。隨着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和産品競爭力提升,今年以來公司訂單已達到7萬台,預計明年將達到15萬台。”北京智同精密傳動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劉澤鵬説。

智同科技工作人員介紹最新的減速器産品。(新華社記者郭宇靖攝)
包括智同科技的減速器在內,近年來北京經開區在減速器、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等多領域實現了一批落地企業成果。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説,目前國産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相比世界先進水平仍然落後,加快國産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産應用,增強我國機器人産業鏈供應鏈韌性、推動機器人産業高質量發展仍然至關重要。接下來北京經開區將加快布局機器人、整機板塊、關鍵核心零部件企業,提高核心裝備研發與製造之間、整機生産與零部件配套之間銜接度,提升産業鏈配套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去年10月,唯邁醫療自主研發的血管介入機器人的首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在安貞醫院成功完成。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上,這款血管介入機器人也格外引人注目。
“通過它可以遠程完成手術治療,降低介入手術門檻,使療效精準、創傷小、費用低的介入手術得到普及。同時,該機器人還將醫生從充滿射線危害的手術室中‘解放’出來,降低了身體危害。下一步我們將在臨床、科研等方面繼續努力突破。”北京唯邁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田威説。
近年來,北京經開區充分發揮産業集群優勢,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加快發展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裝備産業。作為北京裝備企業集聚區,北京經開區通過培育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組織推進一批重大技術裝備投資項目、支持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製造技術改造等方式,推進産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了規模以上裝備産業産值佔全市規模以上裝備産業産值五分之一以上。今年上半年,北京經開區裝備製造産業實現産值334億元,同比增長18.5%。
如今,北京經開區企業生産的機器人正在各個領域加速應用。2022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最後一日,來自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的“90”後女孩楊淑亭面帶笑容,穿戴外骨骼機器人直立行走傳遞火炬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她所穿戴的外骨骼設備正是來自北京經開區的大艾機器人研發的産品。

大艾機器人展示多款外骨骼機器人。(新華社記者郭宇靖攝)
在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專注外骨骼康復機器人的大艾機器人共展出6個系列産品。“大艾機器人展示的國際首創發明的多類新型外骨骼機器人,充分體現了當前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創新的飛躍變化,同時也對外傳遞‘以科技的力量帶給殘障人士幸福生活’的信息。”大艾機器人有關負責人&&。
據介紹,自世界機器人大會永久落戶以來,北京經開區機器人企業數量翻了6倍以上,吸引眾多企業及研發機構入駐。劉力説,面對機器人産業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北京經開區將站在高精尖産業的前沿,勇於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培育具有戰略領航性、示範帶動性、科技引領性的産業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精尖産業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