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HICOOL組委會獲悉,截至今年8月,HICOOL商學院首期加速孵化營已實現學員企業融資增加6億余元人民幣,其中38家在京企業平均融資達1605.3萬元人民幣。多家優質項目正在落地北京,超過一半的學員企業在疫情期間實現了逆勢增長,整體孵化和加速成效顯著。
作為海歸科創企業“歸國第一站”——今年3月,HICOOL商學院首期加速孵化營正式啟動。“海歸創業本土行業經驗越來越重要。”極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何蕾是HICOOL商學院加速孵化營首期50位學員之一,2020年報名參加HICOOL全球創業大賽並獲得三等獎。目前她創立的新材料公司已完成Pre-A輪融資,正處於高速擴張期。“回國以後,我們一直專注於技術和産品研發,現在技術和産品都準備好了,亟須尋找適合産業場景落地的城市。”何蕾感嘆,“這次來北京,就是來找娘家,把家安下來!”
與何蕾一樣,詮視科技的創始人林琼也是一名海歸科創者,其公司擁有全球最領先的高速V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算法研發技術,聚焦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賽道。對於産業落地,林琼看重的是北京的區位優勢和創新基因。
在HICOOL商學院的“撮合”下,兩家企業一起聯動,見政府部門、見産業夥伴、見投資人、參觀産業園……“我們抵達北京的第二天,行程就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兩天見了5個區投促部門負責人,參觀了4處落地産業園,還有投資人,産業對接效率着實太高了!”林琼説。
從項目落地的空間保障,到業務場景對接,再到産業生態合作、企業投融資等,針對類似何蕾、林琼等海歸科創者的需求,HICOOL商學院制定“一企一策一案”,成立落地專項跟蹤小組,梳理企業落地障礙,開展落地紓難解困答疑;同時整合政、産、學、研、資等各方資源,完成項目發展的資源包盤點及對接。一整套流程服務下來,科創企業在HICOOL商學院定制的成長“服務包”中不斷獲益。
“大浪淘沙中,科創企業必須順勢而為‘精準着陸’,鍛造屬於自己的‘殺手锏’,才能破冰擊浪、勇立潮頭。”這是7月23日,中國通信領域領軍人物、HICOOL商學院産業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興通訊前董事長兼總裁趙先明與海歸科創者們直面創業困局,幫助解決科技創業認知死角的一場“夜話”現場。
據了解,硬科技創業逐漸進入深水區,創業者在打造核心技術壁壘的同時,也需要打通從技術到商業的漫長鏈條。針對海歸科技創業群體的創業特點,HICOOL商學院開設了創業認知提升專題課程,開闢導師對話空間,幫助海歸科創者快速升級創業“朋友圈”,融入北京創新創業生態。
“剛回國的時候,對國內創業環境不了解,各種問題鋪天蓋地而來,公司發展提速困難,參加幾次HICOOL商學院創業孵化課程和項目後,逐漸摸清了門道,創業路徑也漸漸清晰起來。”知路研修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鎧文説,從剛回國對創業的忐忑,到如今游刃有餘活躍在一眾創業分享會,他越來越喜歡北京的創業氛圍。(記者 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