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1日電(記者王艷剛、李春宇)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報告顯示,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新時期培育縣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顯示,2011年至2020年,我國縣域數量由1996個減少至1871個,共計減少125個;縣域戶籍人口數量由95256萬人減少至89076萬人,其佔全國人口比例由70.0%減少至63.1%;但縣域GDP由24.1萬億元增長至39.2萬億元,佔全國GDP比重保持在38%以上。
報告顯示,2021年,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0%的土地、7.0%的人口,創造了全國9.94%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0%的土地,11.0%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研究表明,2022年百強縣東部地區佔65席,中部地區佔22席、西部地區佔10席,東北地區佔3席,其中,中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百強縣數量較2018年分別增加6席和2席。江蘇省、浙江省及山東省表現搶眼,分別佔25席、18席和13席,其中,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6席,並包攬前4位,湖北省、河南省、四川省等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發展,百強縣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報告顯示,我國縣域GDP突破千億大關的數量由2011年5個增加至2021年43個。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集聚區、城市群為基礎,呈現出六大典型發展模式,即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創新驅動主導模式、粵閩浙沿海城市群産業集群驅動主導模式、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融合驅動主導模式、山東半島城市群傳統産業升級驅動主導模式、資源驅動主導模式、核心企業驅動主導模式。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建議,高位統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一個基本目標,即穩定縣域GDP佔全國經濟中的比重;實施兩大戰略舉措,即分類引導、高質量發展;着眼三大主要發力點,即構建縣域經濟發展體系、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保持縣域經濟發展定力。
-
北京燃氣天津南港應急儲備項目進展順利提升應急儲氣能力
北京燃氣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二期工程4座儲罐均完成升頂。
-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報告顯示,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新時期培育縣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
北京開啟無人化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
7月20日起,北京正式開放國內首個無人化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
-
聚焦“雙減”工作 新學年16區全部開展教師輪崗
昨天,市政協主席年度提案辦理協商會舉行。與此同時,北京市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全面推進“雙師課堂”建設。
-
全員滿分摘金!中國數學未來可期!
近日 北京大學官網通報一則喜訊—— 在第63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上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 以全員滿分的絕對優勢 喜提團體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