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奧運遺産,推動冬奧場館賽後可持續利用”是市政協今年重點協商議題之一。昨天(6日),市政協啟動該議題的調研協商,並邀請相關部門通報工作進展。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冬奧場館將全面向公眾開放,實現四季運營。
“我們從籌辦伊始就會同政府相關部門和場館業主單位超前謀劃場館賽後利用工作。”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冬奧場館將服務於大眾體育和健身休閒,並繼續舉辦高水平體育賽事。此外,所有冰上場館將四季向公眾開放。延慶和張家口山地雪上場館,受氣候限制,將在雪季開展雪上項目大眾體驗、舉辦賽事活動;非雪季則發揮賽區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優勢,發展區域特色旅游休閒、山地度假、戶外運動等産業。
實現場館與地區聯動發展是冬奧場館賽後利用的一大亮點。該負責人説,將積極推動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冬奧冰雪場館資源聯動發展,與京張沿線大眾冰雪設施、體育設施、自然文化旅游資源相融合,借助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等快速交通線路,使場館賽後利用融入地區整體發展。
在委員們關心的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方面,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説,為繼續鼓勵市民群眾上冰上雪,後冬奧時代,部分冬奧場館將設置靈活運營模式,在特定時間段免費或低價向市民開放。還將完善冬季運動設施與場地供給,結合社區公園、湖面、廣場等休閒場所,積極拓展兼用型室外冰場,繼續滿足市民群眾冬季運動需求。
奧運遺産已經成為重要的文旅資源。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説,將適時推出“漫步北京—冬奧文旅體驗主題游”線路。還將聯手河北張家口開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網紅打卡地評選,推出一批京張地域特色明顯、體育及冰雪主題突出、文化內涵豐富的網紅打卡地。
去年5月,北京奧運博物館正式劃轉至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奧促中心相關負責人説,正在對奧運博物館進行升級改造,並積極徵集冬奧實物藏品,未來將與相關場館開展展覽展示合作。(記者 武紅利)
(原標題:市政協啟動冬奧場館賽後利用調研協商,北京冬奧組委&&冬奧場館將四季運營全面向公眾開放)
-
賽後利用調研協商 冬奧場館將全面向公眾開放
市政協啟動該議題的調研協商,並邀請相關部門通報工作進展。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冬奧場館將全面向公眾開放,實現四季運營。
-
北京調整進返京政策和進出公共場所政策
對於通勤人員,繼續執行進返京查驗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政策。
-
京津冀在行動|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北京段獲批 計劃2025年建成通車
作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標誌性線路,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是服務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北京市區域快線網的骨幹線路。
-
北京:7月11日起 進入這些場所須接種疫苗
進入線下培訓機構、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美術館、文化館、體育場館、健身場所、演出娛樂場所、網吧等人群聚集場所的人員,需要接種疫苗(不適宜接種人員除外)。
-
北京:臭水溝變清水河 新鳳河治理成效顯著
2018年底實現了新鳳河全流域黑臭水體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