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應急管理局昨天發布7月自然災害和生産安全事故風險提示。7月,本市將進入主汛期,大風、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時有發生,同時進入地質災害高發期。市民前往山區游玩要選擇正規景區,不要到未開發的荒山、野長城探險,不要在灘塗、河道、山腳、泄洪道等區域游覽、野營和露宿。
進入主汛期後,本月降雨量較6月會進一步增加。市應急管理局提醒市民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合理規劃出行安排,避免不利天氣外出。雨天戶外行走要注意觀察路面環境,不要讓雨傘、雨衣遮擋視線,不要貿然涉水,遠離旋渦、突泉、下垂電線、塌陷路面等危險區域。雨天駕車要提前規避下凹橋梁等積水高發路段。
受降雨因素影響,7月份本市將進入地質災害高發期。請市民密切關注山區公路沿線邊坡、涉山涉水景區等重點區域災害風險,進入山區前要提前獲取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和景區關閉信息,避免危險時段進山。進入山區游玩要選擇正規景區,不要到未開發的荒山、野長城探險,不要在灘塗、河道、山腳、泄洪道等區域游覽、野營和露宿。生活在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域的居民要留意災情、險情發生前兆,提前做好防災避險準備,遇到險情要聽從指揮,迅速轉移撤離。
7月份,本市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體感較為不適,容易導致中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請市民注意勞逸結合,外出盡量避開高溫高濕時段,縮短戶外停留時間,及時補充能量、水分,做好防曬保護。戶外工作者、重體力勞動人群要提前準備防暑藥物,當出現頭暈、意識模糊等中暑症狀,應立即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公眾開車出行請勿將打火機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車內,不要將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車裏,以免發生危險。
夏天也要尤其關注溺水等兒童高發事故風險。7月份,本市中小學、幼兒園陸續進入暑假,兒童、青少年發生意外傷害、安全事故的風險升高。請廣大學生家長加強孩子安全教育和看護,提升孩子防溺水、防觸電、防火災、防走失安全意識。

昨天,雨後的海淀區鳳凰嶺景區舉行防汛和應急處置演練,為市民汛期安全游園再上一道“保險”。 (記者 任珊 閻彤攝)
相關新聞
鳳凰嶺演練防汛和應急處置
昨天,雨後的海淀區鳳凰嶺煙霧繚繞,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卷,靜謐美好。一場山區旅游景區防汛和應急處置演練在這裡舉行,為市民汛期安全游園再上一道“保險”。
“氣象部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鳳凰嶺景區聞訊而動,工作人員立即將“臨時閉園”的大牌子擺放到景區入口,對景區採取閉園措施,景區應急救援隊立即集合,分成三組趕赴景區南、中、北線組織游客進行疏散轉移,白龍橋發生“洪水”,鳳凰嶺消防中隊專業救援力量迅速趕到進行處置。
“有游客抄野道迷路,扭傷了腳無法行走……”景區救援隊、消防隊救援人員以及醫護人員組成的救援力量立即集合,進入景區開展救援。演練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來自海淀區的13家山區旅游景區和普通涉山涉水景區相關負責人觀摩了演練。
“我在這裡參與救援已經7年了,經歷了不下百場的救援!”戶外運動愛好者阮超也參加了現場演練,他呼籲廣大游客要文明旅游、安全旅游,通過正規渠道買票進入,不爬野山,這樣對自身的安全也是一種保障。
為確保廣大游客生命安全,海淀區文旅局發布戶外文明旅游倡議,呼籲廣大市民不在閉園期間進入景區,不到非游覽區活動,遇暴雨、雷電、大風、高溫等極端天氣不到山區景區游覽,做自己安全的第一守護人。(記者 孫穎)
(原標題:大風、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時有發生 本月進入主汛期和地質災害高發期)
-
1485套公租房開展快速配租
房山區住建委日前發布《關於房山區開展2022年公共租賃住房剩餘房源“快速配租”的公告》。
-
240余件文物講國博百年考古
國博即將迎來110歲生日,但鮮為人知的是國博考古也已走過百年。
-
耄耋老人深夜迷路 巡邏民警暖心救助
耄耋老人出門賣廢品,結果找不到家了。
-
科技小院師生幫村民賣紅杏
北京農學院科技小院教授賈月慧團隊師生&&村集體打通紅杏網上銷路。
-
CBD再添一處深夜食堂
昨天,CBD區域的“華貿17街”正式運營,9家小而美的商戶開張,運營時間持續至零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