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朝陽區南新園小區近5000名居民結束集中隔離後開始陸續分批回家。 (記者 程功攝)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副組長王建輝介紹,全市範圍將深入開展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
無疫社區(村)不是指“零病例”社區(村),而是常態化防控工作基本目標,必須不斷完善疫情防控組織體系,提升社會動員能力,加強防疫政策宣傳引導,規範日常消殺衞生,做好物資儲備和服務保障,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能夠及時發現、管控到位、處置規範、服務保障有力,確保社會面、非管控區不出現病例。王建輝説,無疫社區(村)需要符合7方面內容、20個指標。
無疫社區(村)創建工作堅持社區(村)自願申報、區級評定、市級備案、動態管理的原則,經評定的無疫社區(村)通過媒體、平台對外公布,發現不符合創建標準的,取消認定、督促整改。
“社區(村)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更是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王建輝説,高質量開展社區防控、織密織牢社區防控網,是控制疫情規模、降低疫情持續時間的重要舉措,希望各社區(村)踴躍申報。同時,他呼籲市民也積極行動,用心用情用力守住家門,進一步織密織牢社區(村)這道防線。要落實個人健康主體責任,嚴格遵守各項防疫要求,以實際行動支持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
此外,王建輝介紹,本輪疫情中已經發生了社區工作人員交叉感染的情況,目前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既有防護不足的問題,也有防護過度的現象。為此,市社區防控組制定了《社區工作人員防新冠病毒感染規範要點》,對規範防護用品、封(管)控區工作人員服務區域、醫療廢棄物收集和處置等九個方面進行了細化完善,並根據不同區域風險等級、不同崗位工作要求,對各類工作人員提出了具體化、差異化的防護標準,讓一線人員個人防護有規可循。“只有他們健康安全了,才能更好地落實防控措施,更好地為居民服務,確保社區防控工作安全有序運行。”(記者 劉蘇雅 牛偉坤)
(原標題:本市開展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 無疫社區(村)不是“零病例”社區(村))
-
北京市分區分級動態實施社會面防控措施
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自29日起,本市分區分級動態實施社會面防控措施。
-
今年首個高溫日比常年提前13天
北京昨天迎來今年首個高溫日,最高氣溫超過35℃。
-
北京:小區解封後,居民要自覺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
-
北京市開展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副組長王建輝介紹,全市範圍將深入開展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
-
首博東館計劃年底基本完工
建設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保工期促生産,實施封閉管理,將保障項目在今年年底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