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物流業作為
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嚴格做好郵件消殺及快遞員防疫工作
是當前的重點工作。
中國郵政北京市分公司
始終繃緊安全弦,
築牢郵件“外防輸入”安全防線。
加大郵件消殺力度
早上7點,位於西長安街郵政支局投遞部裏,投遞員正在有條不紊對郵件進行消殺工作。
“面對本輪疫情,我們重點加強了消殺力度。目前,所有來京的郵件都要進行多次消殺工作。”西長安街郵政支局投遞部主任張秀紅説。
在郵件分揀環節,從車廂卸下的郵件,全部要經過消毒設備進行消殺後,再運送到分揀區。在投遞環節,投遞人員要在班前班後,對投遞車輛進行消殺,並為每位投遞員配備了消毒噴壺,要求對投遞道段上的每個郵件逐件進行多面消殺後,再按地址投遞送出。

為了保證工作現場的安全,工作人員每天要對投遞部進行五次消毒,平均每兩小時一次。同時,為加強線下管控,投遞人員還要對生産工器具和公共設備設施等消毒。
國際郵件多輪消毒靜置
國際進口郵件加強多輪消毒以及靜置環節,也成為郵件消殺的重點工作之一。據介紹,國際進口郵件到達航郵中心,工作人員首先對郵件運輸車輛進行消毒,再接收郵件。總包郵件要在落實48小時消殺靜置後,再盤運至專區存放,補足10天存放時間要求,之後才能進入後續處理環節。

收件小貼士:
雖然國際郵件經過多輪消殺,但北京郵政仍提醒用戶,“在接收郵件時佩戴口罩,對郵件內的貨品,也要做消毒處理;處理完郵件後,再進行手部清潔消毒。”
加大防疫物資補給
檢測體溫、查驗核酸、登記信息……投遞員每天戴上N95口罩在經過核酸、行程碼、健康寶查驗、測溫後,才能開始新一天的配送工作。在人員管理方面,北京郵政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將運輸、處理、投遞等從業人員納入重點行業的重點崗位管理,在查“兩碼”測體溫的基礎上,採取“抗原+核酸”交替檢測,確保處理郵件人員的安全上崗。

“目前,工作人員每天到快遞專場要進行核酸檢測,只有在雙碼都‘綠’的情況下,員工才能上崗。此外,員工每天下班後,都要及時匯報行程動態,確保疫情不在郵政企業傳播和擴散,做到‘應消盡消’。”張秀紅説。
口罩、面罩、防護服、手套……面對本輪疫情,北京郵政加大力度為員工提供了防疫物資,保證員工在安全的環境下正常工作。
“公司配備的物資,感覺比以前更齊全了,我們從之前的普通口罩更換到N95口罩,在投遞時更安全。投遞部裏還配備了消毒櫃、紫外線噴壺等,讓我們在工作時更放心。”北京郵政投遞小哥説。
構築郵件運輸防護網
在郵件運輸過程中,北京郵政構築了嚴密的防護網。北京郵政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北京郵政將充分發揮郵政網絡和服務優勢,全力確保交通網絡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群眾生産生活物資運輸不斷,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北京市防疫和民生用品等保供物資運輸配送暢通工作。
(原標題:您到京的郵件如何加大消殺力度?現場揭秘)
-
部分三類場所驗碼有漏洞 不掃碼“自查”圖蒙混
“進門掃碼”,已成為築牢疫情防控屏障的關鍵環節。執法人員&&,驗碼測溫不規範,不但存在安全漏洞,讓“驗碼”失去意義,還會為流調工作帶來難度。在首航超市太平橋店,超市雖然設專人驗碼測溫,並在門口貼出了健康寶二維碼,但執法人員還是發現了問題。
-
到京的郵件如何加大消殺力度?現場揭秘
加大郵件消殺力度 早上7點,位於西長安街郵政支局投遞部裏,投遞員正在有條不紊對郵件進行消殺工作。
-
一條學院路走過70年 見證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打開北京地圖,目光鎖定海淀區一條南北走向的主幹路,它南起學知橋,北至清華東路,全長2.7公里,這條路就是學院路。” 從校門口的“石板房”公交站坐上公交車,沿着學院路一直向南,途經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
-
初中學考6月24日至26日舉行 考前14天必須在京
考生須遵守本市和所在區疫情防控規定和要求,做好個人防護,不到人員密集和流動性較大的場所活動,不前往中高風險等級地區,避免接觸有疫情風險的人員和物品。
-
今明兩天將是高溫天氣 核酸檢測請注意防暑降溫
今明兩天氣溫將繼續上揚,最高氣溫在35℃至36℃上下,有望出現今年首個高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