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昨天(21日)是小滿節氣,也是夏季節氣中升溫速度最快的一個節氣。根據監測,截至昨天15時,京津冀、山西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蘇皖北部、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等地氣溫普遍超過30℃,其中北京中部和北部、天津、河北東北部和中部等地局地氣溫達35℃至36.1℃;北京城區氣溫普遍在34℃至35.4℃。
怎麼突然這麼熱了?中央氣象&首席預報員符嬌蘭介紹,近期北方氣溫總體偏高,但從氣候分佈來看,5月中下旬,華北、黃淮出現高溫天氣屬於正常現象。
從歷史上看,進入小滿節氣後,北方多地會進入“暴曬模式”,升溫較快,華北地區常常會在高溫排行榜上“領跑”。據1951年至2021年省會級城市極端最高氣溫統計,2014年5月29日,天津(西青站)極端最高溫達40.5℃。針對高溫天氣影響,符嬌蘭提醒,午後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老、弱、病、幼人群需做好防暑降溫;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5日至26日,受冷空氣影響,華北、東北地區高溫將有所緩解,遼寧、吉林的日最高氣溫將降至30℃以下。(記者 駱倩雯)
(原標題:氣溫普遍超34℃ 專家稱正常現象)
北京要聞
-
努力織密首都防疫大網——傾聽幾位北京下沉幹部的故事
社區工作人多事雜、事無巨細,我感到,下沉幹部不僅要敢於吃苦、勇於奉獻,更要有會幹事、幹好事的能力;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讓居民理解、滿意。
-
植物魅力知多少?“滿月”不久的它,大有乾坤
(國家植物園供圖)千歲蘭一生只有兩片葉子普遍年齡在數百年以上國家植物園北園展覽溫室裏的千歲蘭是國家植物園三大“鎮園之寶”之一工作人員整理植物標本。
-
新華全媒+|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大都市啥樣?每張照片都有答案
如今 北京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 截至目前 北京動植物種類達2684種 其中 500多種野生鳥類生活於此 超過全國鳥種數量三分之一觀鳥愛好者在北京拍攝到的雨燕 北京園林綠化部門監測顯示 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候鳥 選擇北京棲息越冬 僅去年監測到的鳥類數量便超360萬隻 震旦鴉雀、青頭潛鴨、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頻現京城 黑鸛、褐馬雞、鴛鴦等在北京的分佈區不斷擴大 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回密雲山地 在北京市平谷區拍攝到的中華秋沙鴨 北京野鴨湖濕地的灰鶴和各種野鴨 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觀賞 去年冬天 野鴨湖首次迎來丹頂鶴造訪 在北京野鴨湖濕地拍攝到的大鴇與灰鶴 珠頸斑鳩、戴勝等時常光顧居民小區 頤和園的黑天鵝總拖家帶口 在湖面閒庭信步 除了鳥兒 許多市民還發現 刺猬、黃鼠狼等小動物 活躍在自家小區在北京野鴨湖濕地拍攝到的豹貓 以前在北京無記錄的大足鼠耳蝠、小菊頭蝠、香鼬等獸類 百花山葡萄、北京水毛茛、大花杓蘭等珍稀野生植物 也在北京被發現在北京拍攝到的大花杓蘭 北京動植物種類豐富多樣的背後 濃縮着近年來首都加大生態建設 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努力 目前 北京已建成79處自然保護地 總面積36.8萬公頃 約佔北京市域面積22% 在重點綠化建設工程中 園林綠化部門 營造小微濕地和動物飲水區 營建人造灌木叢和生態島 為小動物提供棲息地、食物和水源 北京房山拒馬河流域拍攝到的黑鸛 無論城市鄉村,還是山巒叢林 無論天空海洋,還是荒漠原野 每一種生靈 都與人類休戚與共 讓我們攜手與共 綠色發展 低碳節能 珍愛每一種動植物 讓地球成為所有生靈的樂土家園 記者:魏夢佳、趙旭 圖片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平谷區園林綠化局、北京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提供。
-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4例
劉曉峰介紹,上述病例中豐台區41例,海淀區24例,房山區14例,東城區7例,昌平區3例,西城區、朝陽區各2例,大興區1例;重型1例,普通型14例,輕型66例,無症狀感染者13例;管控人員77例,社會面篩查17例。
-
北京:深挖細排與岳各莊批發市場、東方新天地、優盛大廈等疫情相關風險人員
5月2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2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各區、單位、部門、行業要壓緊壓實“四方責任”,繼續深挖細排所轄區域與岳各莊批發市場、東方新天地、優盛大廈等疫情相關風險人員,迅速落位管控,做好維修安保、物業保潔、快遞外賣等行業人員防疫管理和核酸檢測,落實居家辦公措施,不聚會、不聚餐、不串門、不出游、不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