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雪、流線型賽道……在北京冬奧會上,首鋼滑雪大跳&成為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谷愛凌、蘇翊鳴的奪金福地,大跳&所在的首鋼園及其工業遺址,也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稱讚,石景山首鋼園區必將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推動城市發展的典範,成為世界工業遺産再利用和工業區復興的典範。
冬奧打開首鋼重新振興大門
北京冬奧會結束後,賽時實施封閉管理的首鋼園重新打開大門對外開放,當天就吸引近2000名游客入園參觀,還有數千人排隊預約。“北京冬奧會辦得這麼好,必須第一時間來看看。”家住西二旗的黃先生特意趕到首鋼園打卡。如今,首鋼已經褪去了重工業外衣,披上了綠色與科技的新衣,百年鋼廠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首鋼成功實現轉型升級,與兩次奧運會密不可分。始建於1919年的首鋼創造了鋼鐵冶金業的輝煌,是一代鋼鐵工人的記憶,也是中國百年産業發展的記憶。北京夏季奧運會申辦成功後,根據首都發展的需要,首鋼開啟了“大搬遷”。2010年底,伴隨着鋼廠爐火熄滅,這片熱土一時沉寂下來。
如果説首鋼是因夏奧而變,那麼冬奧就為其打開了重新振興的大門。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這片沉睡的土地被重新喚醒。借助冬奧契機,首鋼將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與冬奧會籌辦、老工業區有機更新、綠色高端發展緊密結合,努力實現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文化復興、産業復興、生態復興、活力復興,整體塑造體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城市治理先進理念和大國首都文化自信的新地標。
重工業基地變身城市復興地標
“首鋼園從高爐林立的重工業基地,華麗轉身為‘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歷時近二十年,經歷了艱辛探索與勇毅奮鬥。”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首鋼集團總建築師吳晨説。
工業遺存是首鋼園的核心資源,首鋼將時尚、綠色元素融入其中,實現工業風貌、科技文化與自然山色完美融合。原為煉鐵原料區的西十筒倉成為北京冬奧組委的辦公地,老工業廠房被改造成冬奧訓練場館,“功勳高爐”3號高爐變身多功能秀場……外國運動員評價所説的“瘋狂的煙囪”,正是首鋼工業遺存保護利用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
特殊的工業文化和建築空間,還吸引了高端要素到此集聚。在冬奧強大帶動效應下,首鋼的冰雪、運動、極限運動等“體育+”産業發展迅速。中國科幻大會、服貿會先後在首鋼園舉辦,當紅齊天入駐1號高爐打造科幻超體空間。科幻、科技、極限運動正在成為首鋼的新“名片”,新首鋼高端産業綜合服務區“四個復興”成效顯著。
借勢冬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放眼望去,冬奧帶來的變化不僅限於首鋼園,石景山區也借勢冬奧加快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北京銀行保險産業園初具規模,中關村石景山園加快建設,全區以現代金融為主導,以科技服務、數字創意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色,以高端商務服務為支撐的高精尖産業體系初步形成。全區二、三産業佔比完成了7比3到2比8的逆轉,實現了由傳統重工業區到綠色高端之城的華麗轉身。
同時,面積近2個奧森的北京冬奧公園開園迎客,地鐵11號線冬奧支線建成通車,“京西古道”模式口大街嶄新亮相,冬奧社區改造升級……石景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讓冬奧更精彩,冬奧讓城市更美麗,冬奧帶給了石景山轉型發展的全新機遇,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正在京西加速建成。(記者 孫雲柯)
-
冬奧帶來新機遇 京西加速建成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藍天、白雪、流線型賽道……在北京冬奧會上,首鋼滑雪大跳&成為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谷愛凌、蘇翊鳴的奪金福地,大跳&所在的首鋼園及其工業遺址,也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稱讚,石景山首鋼園區必將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推動城市發展的典範,成為世界工業遺産再利用和工業區復興的典範。
-
蔡奇主持會議研究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綱要 “十四五”時期建設美麗鄉村行動方案等事項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綱要和“十四五”時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行動方案等事項。會議研究了《北京市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綱要(2021-2035年)》,指出,要貫徹中央關於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高質量建設知識産權強國示範城市,打造知識産權首善之區。
-
享冰雪樂趣 “揮”童年夢想
北京冬奧會大大激發了人們對冰雪運動的關注與熱情,掀起了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潮。
-
“雙奧”城中人樂享“冰上”嘉年華
-
“在世界行走,為北京停留” 讀懂冬奧愛上北京
2月20日,冬奧會閉幕式當天,2022北京新聞中心也出色完成了使命。” “‘驚喜盲盒’戰隊圍繞最新鮮的新聞、最驚喜的策劃、最厚重的文化、最前沿的科技、最重磅的嘉賓五大要素,進行全流程策劃,打造了傳播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