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14日),中外記者走進北京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探秘27條地鐵線的“大腦”。 記者 孫戉攝
北京地鐵一天開行10700趟列車,高峰時段820組列車同時在線,一天行走214萬公里,相當於繞赤道53圈。昨天,參訪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的中外媒體記者被這一組數字吸引。2022北京新聞中心組織“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採訪活動,帶領36家中外媒體的57名記者參訪亞洲最大的軌道交通指揮調度大廳,探秘北京軌道交通飛速發展歷程。
“北京地鐵開通於1969年,目前已有27條線路、783公里里程、459座車站的運營規模,每天開行超10000趟列車。”進入北京軌道交通展廳,工作人員向記者們介紹了北京地鐵的建設歷程和取得的成果。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投入使用,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接入線路最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軌道交通路網管理中樞。
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城市軌道交通已覆蓋北京市16個行政區中的12個,其他4個區由市郊鐵路提供服務,中心城750米範圍內站點覆蓋率達到27%,軌道交通已成為目前北京最便捷的出行方式。當前,北京冬奧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作為“雙奧之城”的北京,其軌道交通的發展也與奧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時的2條線路、54公里運營里程,到2008年奧運會舉辦時8條地鐵線、200公里,再到今年冬奧會時的27條地鐵線、783公里。
展廳內,一個地鐵列車車頭模型吸引了眾多媒體關注,記者們紛紛進入駕駛艙,體驗列車模擬駕駛。據了解,這是由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設計與生産製造的第一輛市域列車真車車頭,該型列車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將在2024年開通運行的平谷線上投入使用。
隨後,中外記者又來到軌指中心一期指揮調度大廳。在直徑長達63米的圓形大廳內,一個巨型顯示屏矗立中央、13個扇形區域環繞四週。“這裡就是北京軌道交通的‘大腦’,中間的大屏實時反映着路網各線的運行情況,一個個移動的小圓點,代表着一列列穿梭運行的地鐵列車。”相關負責人介紹。
面對着目前亞洲規模最大、接入線路最多、集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軌道交通中樞,記者們的好奇心越來越濃。“現在北京地鐵有多少列車?”“去年開通的新線是不是也在這裡進行調度?”一個個問題拋向現場工作人員。“當前北京地鐵一天開行10700趟列車,高峰時段820組列車同時在線,一天行走214萬公里,相當於繞赤道53圈。”聽了工作人員的解答,不少外媒記者驚嘆不已,紛紛為北京地鐵的飛速發展豎起了大拇指。(記者 李博)
-
北京軌道交通與奧運結下不解之緣
昨天,中外記者走進北京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探秘27條地鐵線的“大腦”。“北京地鐵開通於1969年,目前已有27條線路、783公里里程、459座車站的運營規模,每天開行超10000趟列車。”聽了工作人員的解答,不少外媒記者驚嘆不已,紛紛為北京地鐵的飛速發展豎起了大拇指。
-
北京老字號邀市民包湯圓搖元宵
昨天,什剎海街道舉辦元宵節傳統民俗體驗暨冬奧示範社區展示系列活動。
-
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防疫指引正式發布
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的《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疫情防控指引》明確提出,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場地條件嚴格控制培訓人數和時間,錯時錯峰合理安排培訓場次和每班人數,確保現場每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機構、場所堅持“封閉式”管理原則,嚴控人員進出,除員工、外聘培訓教練、學員及學員家長外,禁止其他人員進入培訓場所。
-
北京疫情高風險地區清零 已連續7日無新增本土病例
昨天,本市兩地調整風險等級:當日,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顯示,豐台區玉泉營街道萬柳園社區由此前的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豐台區新村街道怡海花園社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
春雪迎來別樣景致 北京市屬公園14項活動鬧元宵
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元宵節當天,天壇、北海、香山等北京市屬公園將推出賞蠟梅、戲雪趣、猜燈謎等14項“元宵喜樂匯”文化活動。元宵節當天,天壇、北海、香山等北京市屬公園將以“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為主題,推出14項“市屬公園元宵喜樂匯”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