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題:守護駱駝山——北京懷柔瞭望塔護林員的虎年期待
新華社記者張超
白天看煙,晚上觀火;晚上12點後入睡,凌晨4點左右起床。值守駱駝山瞭望塔7年,這是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瞭望塔管護員孫寶清每天的生活習慣。1月31日,農曆牛年的最後1天,他依然如此。
懷柔區是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之一,琉璃廟鎮山地面積佔比高達92%,防火任務重。像孫寶清這樣的生態林管護員,僅在琉璃廟就有1000餘人。他們每天在路邊、村邊和林區內巡邏,任務是管住人、看住火、守住山。
孫寶清與大部分護林員的崗位不同,他是瞭望員。瞭望塔建在琉璃廟鎮的駱駝山上,毗鄰一處僅有13戶人家的自然村落。駱駝山地處燕山南麓,因形狀而得名,相對周圍的群山,駱駝山像一頭高高站立的雙峰駱駝,最高海拔700米左右。
“瞭望塔就建在兩個駝峰的中間,我每天帶着望遠鏡繞着駝峰巡山。”孫寶清説,白天視線好,防火靠看煙,白煙、青煙和黑煙暗示不同的樹木和火勢;晚上天黑反而襯托出光亮,一旦起火就能觀察到遠處的火光。
孫寶清説,比起自然現象引起的火災,更多的火情是人為引發的。比如,清明祭祀燒紙、秋收燒秸稈、戶外燒烤和亂扔煙頭等行為都有可能引發森林火情。
對於虎年的到來,56歲的孫寶清有兩個期待。“虎年最期待的是虎虎生威不發火,全年無火情。”孫寶清説,還期待見一些兒時的“老朋友”。
2015年之前,他在駱駝山開荒種田,家裏分了7畝多地。鄰居到北京城區打工,耕地撂荒,他接過來種,最多時候種了30多畝。有一天,孫寶清在種的玉米地裏發現了一群野豬。雖然莊稼被破壞一些,他還是很高興,因為兒時的一些“老朋友”又回來了。
上個世紀60年代,孫寶清出生在駱駝山自然村。兒時的記憶裏,野豬、野狼、豹子、狐狸、狍子、山貓、野兔、野雞等野生動物經常出沒。隨着山裏不斷開荒,森林遭砍伐,以及過度狩獵,這些野生動物漸漸消失,甚至連適應能力強的野兔、野雞都不常見了。
“自從不種地幹護林員的這六七年,野豬越來越多,成群結隊進村裏,狍子在最近兩三年也開始出現了。”孫寶清説,野兔、野雞更多了。他隨手指着一處雪地説,那塊還有野兔的腳印,整座駱駝山快成野生動物的樂園了,“現在就差野狼、豹子和狐狸了,期待虎年它們能回來。”
2018年,駱駝山自然村坡&耕地被納入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範圍。農戶退耕還林,每畝每年領取土地補償1500元,收入不降反升。政府還鼓勵農戶搬遷至山下平緩地區集中居住,越來越多農民下山到城鎮定居。
“農戶都搬走了,瞭望塔應該不會撤,我就在這兒跟‘老朋友’一起守山。”孫寶清説,守好駱駝山,守好燕山,就守住了北京的生態底色。
-
兩年轉運陽性人員146人次零感染 為了國門疫情“不破防”!——首都機場外航接待點除夕探訪
外航機組人員和李燕合影留念。
-
六年多攜手共進 “冬博會”與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
冬博會致力於打造成國際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
守護駱駝山——北京懷柔瞭望塔護林員的虎年期待
孫寶清説,還期待見一些兒時的“老朋友”。
-
一起向未來——虎年新春夜話
汪穎説,鄉村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只有鄉村振興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新的一年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一起守護家鄉的山水,共享生態紅利。
-
迎新春!在冬奧會開啟京味兒年俗之旅!
春聯、福字、燈籠,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北京故事”文創展區,300多件展品營造出濃厚的春節氛圍,為前來報道冬奧會的各國媒體工作人員帶來一場全方位中國年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