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張驍)集各方之力籌辦北京冬奧會,絕不僅僅是為了呈現賽時的精彩。讓紅利最大限度惠及城市、運動和産業發展,尤其關注“人”的感受,奧運會就能跨越時間和空間,持續釋放積極因素。
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以下簡稱“冬博會”)恰是秉承這一使命而來。作為中國申冬奧時對國際社會做出的一項重要承諾,因“冬奧而生”“冰雪而興”的冬博會歷經六年時間,持續推進全球冰雪産業交流融合,已逐步發展為全球冰雪第一盛會。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指出,冬博會致力於整合冬季運動産業,是促進中國冬季體育運動全面發展的絕佳平台,在籌辦北京冬奧會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冬博會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創辦探索”“形成影響”“提升發展”三大階段。在多方努力下,冬博會總展覽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總參展人次達到100萬,參展商超過600家,專業觀眾達到13萬人。
——國際化,突出全球格局。冬博會致力於打造成國際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借助這一國際化平台,全球冰雪裝備製造、場館建設與服務、冰雪旅游、運動培訓等領域的新産品、新趨勢得以集中展示。雖然疫情為全球冰雪行業蒙上陰霾,但冬博會結合線下展會和論壇,迅速開發運用線上會展平台。國際體育組織、冰雪運動強國、國際知名品牌繼續相聚冬博會,以“更團結”的姿態憧憬未來。
——産業化,釋放國內冰雪産業新效能。“以會為媒”,銘星、卡賓、諾泰克等國內企業從最開始的品牌代理為主,逐步發展壯大自主研發能力,涌現大批成熟産品和成套技術。冬博會上,國內省、市、區加深交流合作,企業與政府資源對接,大量成果落地見效。冬博會還不忘為冰雪創新項目、初創企業搭&,通過冰雪創新、創業爭霸賽遴選優質雙創企業,推動産業創新,促進體育與科技融合。
——大眾化,互動體驗點燃大眾“冰雪熱”。冰雪時裝秀、冰雪採購節等活動,為參展企業提供展示平台和商業機會,也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現場體驗真冰、VR滑雪,觀眾在冬博會上玩得不亦樂乎,就是對普及冰雪運動最好的推動之一。
國際化、産業化、大眾化,既是冬博會三大亮點,也是助力北京冬奧會籌辦的實際舉措。歷屆冬博會上均設有北京冬奧會專題展區,從場館建設、賽事運行、科技冬奧到可持續發展,全景呈現籌辦最新進展。
2020年起,冬博會納入中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台之一的“服貿會”,為冬博會注入新動能。2021年,冬博會走進首鋼園,進一步展示出冬奧籌辦帶動工業轉型、城市更新的煥新風貌。
北京冬奧會之後,冰雪運動、産業將持續受到關注,公眾體驗冰雪的熱情將持續高漲。冬博會與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的故事也將繼續書寫。
-
兩年轉運陽性人員146人次零感染 為了國門疫情“不破防”!——首都機場外航接待點除夕探訪
外航機組人員和李燕合影留念。
-
六年多攜手共進 “冬博會”與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
冬博會致力於打造成國際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
一起向未來——虎年新春夜話
汪穎説,鄉村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只有鄉村振興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新的一年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一起守護家鄉的山水,共享生態紅利。
-
迎新春!在冬奧會開啟京味兒年俗之旅!
春聯、福字、燈籠,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北京故事”文創展區,300多件展品營造出濃厚的春節氛圍,為前來報道冬奧會的各國媒體工作人員帶來一場全方位中國年俗之旅。
-
我在冬奧Vlog|頭一回,我們這樣度過除夕
在冬奧閉環內專訪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主媒體中心整理專訪視頻素材、現場佈置視頻採訪間……告別一年有很多方式。